"二月二日江上行":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
# 二月二日:蜀地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东风日暖闻吹笙":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 笙:一种管乐器。它是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的。,东风:春风。
"花须柳眼各无赖":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
# 无赖:本指人多诈狡狯,这里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长,从而撩起游人的羁愁。,柳眼: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称为柳眼。,花须: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所以称为花须。
"紫蝶黄蜂俱有情":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万里忆归元亮井":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
# 元亮井:这里指故里。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
"三年从事亚夫营":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
# 亚夫营:这里借指柳仲郢的军幕。亚夫,即周亚夫,汉代的将军。他曾屯兵在细柳(在今陕西咸阳西南)防御匈奴,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细柳营”或“柳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
# 游人:作者自指。,悟:一作讶。,滩:一作春。
"更作风檐夜雨声":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 风檐夜雨声: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夜雨,一作雨夜。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怀乡题材的诗。描绘了二月二日江上春游时东风暖、闻笙歌、花柳繁茂、蜂蝶飞舞的春日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运用典故,借“元亮井”“亚夫营”,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身处幕府的无奈。最后借新滩流水声,表达了自己羁旅天涯的愁苦、对家乡的思念和归而不得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借江上春景抒发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如通过描写东风、花柳、蜂蝶等春日景象,衬托出自己的漂泊之苦和思归之情。拟人:颔联赋予花柳“无赖”、蜂蝶“有情”的人类情感,生动展现春天的生机,也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典:颈联中“元亮井”用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归隐之意;“亚夫营”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的典故,暗指自己在幕府的处境,使诗歌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含蓄。以乐景衬哀情: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越美好,如“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越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使哀愁更加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联“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点明出游时间和地点,描绘出在风和日暖的日子里,江上有人吹笙的和乐场景,奠定了全诗的春日氛围。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运用拟人,写花蕊柳枝肆意生长,紫蝶黄蜂飞舞多情,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也委婉透露出诗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运用典故,“元亮井”指代归隐生活,“亚夫营”指自己在幕府的任职,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以及在幕府任职三年的苦闷和无奈。尾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写新滩流水不懂诗人的羁旅愁思,发出类似风檐夜雨的凄凉之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绪。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二月二日》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之景,巧妙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将乐景与哀情相互交织,生动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虽写春日美好,却处处渗透着身世之悲与羁旅之愁,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构思新奇、情感深婉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上一篇:唐·李白《长门怨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