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汾阴道":古老的树木生长在汾水之畔的道路旁,
# 阴:一作阳。
"悠悠东去长":悠悠漫长的道路一直向东延伸而去。
"位卑仍解印":职位低微仍卸任官印,
"身老又还乡":年老体衰又踏上归乡之路。
# 又:一作得。
"河水平秋岸":秋天的河水涨得与河岸齐平,
"关门向夕阳":那关闭的城门正对着西下的夕阳。
"音书须数附":书信要常寄送以慰思念,
# 附:一作寄。
"莫学晋嵇康":莫学嵇康般孤高疏离世人。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耿湋(736?~787),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人,宝应元年进士,历任左卫率府仓曹、许州司仓等职。耿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擅长写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其诗大多为酬赠送别之作,偶尔也写乱世之后的社会状况。后人称其“重芳叠业,特生才子;抱明禀秀,卓膺诗人”,在当时,他就有“才子”“诗人”的美称。代表作品有《春日即事》《凉州词》。
1. 分段赏析
“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开篇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古老的树木生长在汾水之畔的道路上,“悠悠”一词既形容道路漫长,也传达出一种悠远、绵长的情绪,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惆怅的基调,同时也点明了友人归乡的地点和路途的大致景象。“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这两句深入描写友人的状况,“位卑”表明友人职位不高,“仍解印”表示友人卸任,尽管职位低微但仍要离开官场,“身老又还乡”则强调友人年事已高,归乡是一种无奈之举,也可能是必然的选择,这两句诗中蕴含着对友人仕途不顺和暮年归乡的同情。“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此联继续描写友人归乡途中的景色,河水涨平了秋天的河岸,夕阳映照在关闭的门上,这一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落寞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友人归乡时的心境,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嘱,“音书须数附”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经常写信联系的愿望,“莫学晋嵇康”则以嵇康的典故来告诫友人,嵇康性格孤高,不愿与世俗交往,最终招来灾祸,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像嵇康那样,要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殷切关怀。
上一篇:唐·钱起《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下一篇:唐·高蟾《吴门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