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长生梦":我想要追求长生的梦想,
# 我欲长生梦:一作我欢常在梦。长生梦:长生不死之梦。长生:佛语,极乐之寿命。
"无心解伤别":本无心去理解伤别的情绪。
# 伤别:离别时的感伤,悲伤。,解:了解,理会。
"千里万里心":相隔千里万里的牵挂之心。
# 心:一作人。
"只似眼前月":就好像眼前的明月。
# 前:一作中。
唐代诗僧
皎然(720~795?),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与颜真卿等交往密切,与陆羽等过从唱酬,广开诗会。其诗多送别酬答之作,情致闲适,语言简淡。所撰《诗式》论述诗歌法式,标举意境,提示作诗技巧与方法,兼评历代诗作,开以禅理论诗之先河。代表作品有《诗式》。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本怀着追求长生的梦想,本应无心于伤别之情,然而面对友人灵澈的离去,心中却难以释怀。展现出送别友人时既想超脱又饱含不舍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前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坦言自己一心向往长生之境,将生命的期许寄托于延年益寿的愿景中,故而不愿沉湎于离别的愁绪。这“无心”二字,恰似一道屏障,将世俗的离情别绪隔绝在外,尽显超脱凡俗的淡然,暗合佛家“无我无他、无悲无喜”的禅意境界,以僧者的豁达姿态直面聚散。后两句笔锋一转,以月喻情,道出深刻哲思。即便两人相隔千山万水,心的距离却如眼前明月般恒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中,聚散皆为常态。诗人借此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自寻烦忧,洒脱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不仅展现出僧人坦然通透的心境,更以“月”为意象,寄托着彼此心灵如明月般澄澈无染的美好期许,亦暗含对友人前路光明的真挚祝福,让离别的愁云被温情与哲思驱散。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将事理熔铸于日常情景之中,以自然之景传递真挚情感,恰似初升新月澄澈皎洁,又如幽谷清溪奔涌而出,全无雕琢粉饰之态,浑然天成的气韵流转于字里行间。无论是对禅理的精妙阐释,还是对情感的细腻表达,皆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无愧为僧诗中的上乘之作。
下一篇:唐·李白《忆东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