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坛上径雄趋":在诗歌的坛场上,你径直昂首前行,
"不作俳辞笑矣乎":从不去写那些无聊的滑稽文字,惹人笑话。
"纸落云烟看醉旭":看你笔下的文字,像云烟般灵动飘逸,就像喝醉了的张旭挥毫泼墨。
"气含蔬笋薄僧殊":气质中带着蔬笋般的清淡,透出僧人特有的韵味。
"夜来霜月千家满":昨夜的霜和月亮,洒满了千家万户,
"雨后风埃半点无":雨后的尘埃,一点都没剩下。
"安得与君幽讨去":真希望能和你一起去清幽的地方探寻游览,
"一觞一咏恼西湖":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就算打扰了西湖也无妨啊。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风骚坛上径雄趋,不作俳辞笑矣乎”,表明在诗歌创作领域应走雄浑正路,批判浮艳俳辞,体现诗人对诗歌格调的追求,以议论起笔,立场鲜明。颔联:“纸落云烟看醉旭,气含蔬笋薄僧殊”,借怀素、道潜典故,将友人诗风与名家类比,夸赞友人诗作如怀素书法般洒脱、有道潜诗的清逸,从诗才诗风角度肯定友人。颈联:“夜来霜月千家满,雨后风埃半点无”,细腻勾勒杭州夜晚霜华月色铺满千家、雨后空气澄净无尘埃的画面,营造清新宁静氛围,展现自然之美。尾联:“安得与君幽讨去,一觞一咏恼西湖”,直抒渴望与友人到西湖寻幽,饮酒吟诗的心意,呼应诗题“和徐衡仲惠诗”,体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雅趣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宋·杨万里《春尽感兴》
下一篇:宋·杨万里《归云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