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耆德旧宗英":论起您年高德劭,是宗族中旧日的英才。
"吴季子、百余龄":就像吴季子一样,已有一百多岁高龄。
"奉使老于行":一生都在忙于奉使出行之事,到老都奔波在路上。
"更看舞、听歌最精":而且您对欣赏舞蹈、聆听歌曲最为精通。
"须同卫武":希望您能如同卫武公一样,
"九十入相":九十岁还能入朝为相,
"菉竹自青青":就像菉竹一样永远保持青青的生机。
"富贵出长生":既拥有富贵又能长寿。
"记门外、清溪姓彭":记得您家门外那清澈的溪流,您姓彭。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用典:“吴季子、百余龄”运用了吴季子的典故,吴季子是春秋时期的贤人,以贤德著称,这里借吴季子来比喻主人公年高且德高望重,增强了对主人公的赞美之情,使表达更具文化内涵和说服力。“须同卫武,九十入相,菉竹自青青”运用了卫武公的典故,卫武公九十岁还能入相,以卫武公的事迹来祝愿主人公也能在高龄时依然有所作为,并且如菉竹般保持生机活力,丰富了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借代:“记门外、清溪姓彭”这里“清溪”借代主人公的居住环境,以环境来暗示主人公的高雅和清幽的生活氛围;“姓彭”点明主人公姓氏,使情感表达更具针对性,通过这种借代的手法,丰富了词的意象和内涵。
2. 分段赏析
《太常引·论公耆德旧宗英》上片开篇直接称赞主人公是宗族中的英才。接着以吴季子作比,突出主人公已过百岁高龄,且一生都在忙于奉使出行之事,体现其经历丰富。“更看舞、听歌最精”进一步说明主人公不仅品德、经历不凡,还在歌舞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表达了对主人公多方面才能和修养的赞美之情。下片运用卫武公九十岁入相的典故,祝愿主人公能像卫武公一样,在高龄时依然能有所作为,并且如同菉竹一般保持青春活力。“富贵出长生”直接表达了希望主人公既拥有富贵又能长寿的美好祝愿。最后“记门外、清溪姓彭”,提到主人公门外的清溪以及其姓氏,暗示其居住环境优美,同时也再次点明主人公身份,使整首词的祝福之意更加完整。
下一篇:宋·辛弃疾《如梦令·赠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