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园旧赏":想起从前在兔园赏雪的情景,
# 兔园旧赏: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宫囿》:“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南朝·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怅遗踪、":如今旧迹难寻、
# 怅遗踪:怅遗踪二句: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飞鸟千山都绝":只看见千山万壑中连飞鸟的影子都消失了。
"缟带银杯江上路":江边的小路上积雪如白色的绸带和银色的酒杯,
# 缟带银杯江上路:唐·韩愈《咏雪赠张籍》诗:“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惟有南枝香别":只有南边的梅花还在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 南枝:谓梅。《白孔六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万事新奇":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显得如此新奇,
"青山一夜":可青山一夜之间,
# 青山一夜:青山二句: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对我头先白":对着我先白了头。
"倚岩千树":倚靠山岩的千株梅树,
"玉龙飞上琼阙":如玉龙飞上仙宫。
# 玉龙飞上琼阙:宋·蔡绦《西清诗话·卷下》:“华州狂子张元,天圣间坐累终身,每托兴吟咏,如《雪诗》:‘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咏白鹰》:‘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云头上飞。’怪谲类是。”
"莫惜雾鬓风鬟":莫要怜惜雾中鬓发,
"试教骑鹤":试着教人骑鹤,
"去约尊前月":去赴樽前明月之约。
"自与诗翁磨冻砚":独自与老诗人研磨冻砚,
"看扫幽兰新阙":看他书写幽兰新词。
# 幽兰新阙:战国楚·宋玉《讽赋》:“臣尝行至,主人有一女,置臣兰房之中,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
"便拟明年":打算明年,
"人间挥汗":当人们在人间挥汗如雨时,
"留取层冰洁":还能留住这洁白的冰雪。
# 层冰:《楚辞·招魂》:“层冰峨峨,飞雪千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此君何事":这位君子为何,
# 此君何事:此君二句:此君,指竹。《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下句盖谓晚来积雪厚重,压竹使弯曲也。
"晚来还易腰折":晚年却容易折腰。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雪词。此词描写了冬日壮丽雪景及与友人饮酒、赋诗、赏雪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以“兔园”这一昔日游赏之地起兴,“怅遗踪”直接点出对往昔的怅惘之情。“飞鸟千山都绝”化用柳宗元“千山鸟飞绝”的意境,描绘出大雪覆盖下万籁俱寂的景象,既写眼前雪景的空旷,又暗含心境的孤寂。“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中,“缟带银杯”以比喻手法写出江上雪景,白雪如白色丝带、银色酒杯铺满路径,画面素洁。而“南枝香别”则以梅花的暗香打破雪景的单调,在严寒中透出生机,暗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万事新奇,青山一夜,对我头先白”由景入情,“青山一夜白”既写山雪,又以青山的“白头”暗喻自己头发已白,将自然之变与人生感慨相连,“万事新奇”的世事变迁与自身衰老形成对比,流露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悲叹。“倚岩千树,玉龙飞上琼阙”以“玉龙”喻雪,千树积雪仿佛玉龙飞上天宫“琼阙”,想象奇特,既写出雪势的磅礴,又暗含昂扬之气,与前文的怅惘形成张力。下片“莫惜雾鬓风鬟,试教骑鹤,去约尊前月”笔锋一转,以“雾鬓风鬟”的轻盈意象,写与友人共赏雪景的雅兴。“骑鹤”“约月”的浪漫想象,展现暂时忘却愁绪、沉醉于诗酒之乐的心境,为下文的创作铺垫。“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刻画与友人在严寒中研磨冻砚、创作新词的场景,“幽兰新阕”既指新作雅致如兰,又暗合前文梅花的高洁,体现文人以诗抒怀的雅趣,暂避现实的苦闷。“便拟明年,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中,“人间挥汗”与“层冰洁”形成对比,前者喻指世俗的奔波辛劳,后者则象征坚守的高洁品格,表达在俗世中保持操守的信念。结尾“此君何事,晚来还易腰折”以“此君”(竹)喻人,写竹子在风雪中易折,表面叹竹,实则暗指在现实压力下,坚守者往往遭遇摧折的无奈与悲愤,呼应上片的壮志未酬,深化了内心的忧愤之情。
下一篇:宋·辛弃疾《和吴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