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霭霭":阴云密布不散,
# 停云霭霭:指阴云聚集不散。停云,凝而不散的云。霭霭,云集貌。
"八表同昏":天地昏暗无光,
# 昏:阴暗。,八表:八方之外,指天地之间。
"尽日时雨濛濛":整日细雨绵绵,天地间一片苍茫。
# 濛濛:细雨绵密貌。,时雨:应时之雨。,尽日:终日,一整天。
"搔首良朋":思念挚友啊愁肠百结,
# 搔首:抓头挠发,形容有所思而不安。
"门前平陆成江":门前平地化作滔滔江。
# 平陆:平坦的陆地。
"春醪湛湛独抚":独饮春酒清冽,
# 抚:持。,湛湛:清澄的样子。,春醪:酒名,香美易醉,晋河东人刘白堕首创。
"恨弥襟、":衣襟浸满愁绪、
# 弥襟:充满胸襟。弥,充满、充斥。
"闲饮东窗":空对东窗。
"空延伫":徒然凝望远方,
# 空延伫:白白地伫立了很久。延,时间长续;仁,久立。
"恨舟车南北":恨舟车南北阻隔,
"欲往何从":欲往却无路可通。
"叹息东园佳树":叹息着东园的春树,
"列初荣枝叶":枝叶新绿竞放,
"再竞春风":再次与春风相竞。
# 竞春风:竞于春风,在春风中逞强争胜。
"日月于征":日月匆匆流逝,
# 日月于征:日月未来往往,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日月,指时光;于,语助词;征,行。
"安得促席从容":怎不渴望与友促膝长谈。
# 从容:悠然自得的样子。,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
"翩翩何处飞鸟":不知飞鸟从何处翩然而来,
# 翩翩:飞翔貌。张衡《西京赋》:“众鸟翩翻,群兽驱骏。”一作“翩翻”。
"息庭树、":停在庭院树前、
# 庭树:一作“庭柯”。
"好语和同":似与我共诉衷肠。
# 好语和同:即原作的“好声相和",以鸟的相鸣求侣,比喻人的思友。
"当年事":往昔的事情,
"问几人、":试问现在有几个人、
"亲友似翁":亲切如你一样。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分段赏析
上片中,“停云霭霭,八表同昏”以阴云密布、天地昏暗的景象开篇,既呼应陶渊明原诗对乱世的隐喻,又暗指南宋偏安、主战派受压的时局。“尽日时雨濛濛”通过绵密细雨的持续,强化时间流逝与归期无望的焦灼感,为全词奠定沉郁基调。“搔首良朋”以动作细节刻画思念之切,“搔首”呼应陶诗“搔首延伫”,凸显焦躁难安的心境。“平陆成江”用夸张手法写道路阻隔,将自然地貌的巨变与人事分离的无奈结合,暗含对南宋朝廷阻挠北伐的愤懑。“春醪湛湛独抚”以酒为媒,表面写闲适独酌,实则“独”字点破无人共饮的落寞。“空延伫”三字收束上片,将“恨舟车南北”的无力感推向高潮,形成时空阻隔与情感阻滞的双重困境。下片中,“东园佳树”以新绿枝叶的生机,对比人事凋零的荒凉。陶渊明原诗中“东园之树”是寂寞中的慰藉,辛弃疾则借其暗讽南宋文人偏安一隅、不思恢复的颓靡。“再竞春风”赋予自然以动态,反衬词人“日月于征”(时光飞逝)的焦虑,凸显壮志未酬的悲怆。“安得促席从容”直抒胸臆,化用陶诗“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将“促席”的亲密与“从容”的悠然对比,强化对知音的渴求。“翩翩飞鸟”以鸟鸣和鸣的和谐画面,反衬人际疏离。鸟的“好语和同”暗含对南宋主和派粉饰太平的讽刺。“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以历史兴亡为镜,叩问南宋士大夫中还有几人如陶渊明般坚守气节。“翁”字自指,既含对陶渊明的追慕,亦暗讽当权者忘却靖康之耻、苟且偷安的丑态。
2. 作品点评
稼轩取陶靖节《停云》旧作,易五言为长短句,更纳序言入词。观其体式,字数较原作省却五十余言,然提纲挈领,神髓不减。看似缩龙成寸,实则笔走龙蛇,词意绵延,于删繁就简处见扩境之功。
# 通篇把陶渊明诗句加以剪裁,又加上适当渲染和艺术上的再创造,便成了词人抒发被罢闲居后思念亲友表达内心孤独的新篇章。由此词也可以看出辛弃疾填词善于融化前人句子的技巧。
不详新疆教育学院教授刘坎龙《辛弃疾诗词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