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jūn
yuàn
·
·
zhāng
zhāng
dìng
sǒu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cháng
xiāo
xiāng
qiū
wǎn
zhōu
rén
sàn
zǒu
yuè
míng
zhōng
zhé
róng
jīn
西
shān
nán
huà
dòng
zhū
lián
yún
fēng
jǐng
zhēng
duō
nài
chóu

译文

长久记得潇湘秋日的傍晚,橘洲上歌舞尽兴后人群散去。在皎洁月光下策马而行。折下一枝芙蓉。如今身处西山与南浦。画栋珠帘间云雾缭绕。风景虽不输往昔。却奈何愁绪难消。

逐句剖析

"长记潇湘秋晚":长久记得潇湘秋日的傍晚,

# 长记潇湘秋晚:张浚自绍兴末年即家居潭州,卒后葬于衡山。淳熙七年二月,张栻卒,枃请祠营葬,即应家居潭州。时稼轩知潭州兼湖南安抚,故定叟得从游潇湘橘洲之上。橘洲,在湖南长沙县西湘江中。《方舆胜览》:“湘江中有四洲,曰:橘洲、直洲、誓洲、白水洲。夏月水泛,惟此不没。土多美橘,故名。”

"歌舞橘洲人散":橘洲上歌舞尽兴后人群散去。

"走马月明中":在皎洁月光下策马而行。

"折芙蓉":折下一枝芙蓉。

"今日西山南浦":如今身处西山与南浦。

# 西山南浦:《舆地纪胜·江南西路·隆兴府》:“西山在新建西大江之外,高二千丈,周三百里。《寰宇记》云:‘又名南昌山。’”同书:“南浦亭在隆兴府广润门外,下瞰南浦,往来舟舣于此。”

"画栋珠帘云雨":画栋珠帘间云雾缭绕。

# 画栋珠帘云雨: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风景不争多":风景虽不输往昔。

"奈愁何":却奈何愁绪难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是南宋辛弃疾所作之词,寄给友人张定叟。词以怀人为主题,上阕回忆往昔潇湘秋晚,橘洲歌舞散后,自己在月明中走马折芙蓉的美好场景。下阕写当下西山南浦的画栋珠帘、云雨之景,虽风景与往昔相似,却难以排遣心中愁绪。写作手法上,采用今昔对比,借景抒情。上阕通过回忆描绘出欢快画面,下阕以当下景衬愁情。全词蕴藉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及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辛弃疾词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词中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与现实中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愁绪。借景抒情:“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风景不争多。奈愁何”,借西山南浦的风景,虽美好却无法消除愁绪,委婉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内心的惆怅。

2.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长记潇湘秋晚”,一个“长记”点明是回忆,将读者带入往昔的潇湘秋夜。“歌舞橘洲人散”描绘橘洲上热闹的歌舞散去,展现出一幅热闹后的宁静画面。“走马月明中。折芙蓉”,诗人在明月下骑马,还折取芙蓉,这一系列行为展现出往昔的欢快惬意,充满生活情趣。下阕“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视角转到当下,西山南浦的画栋珠帘在云雨笼罩下,景色依旧美丽。“风景不争多”表明当下风景与往昔差别不大,可“奈愁何”笔锋一转,道出尽管风景相似,但心中的愁绪却难以排遣,原来诗人因思念友人,往昔的欢乐与当下的孤独形成反差,这种今昔对比,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全词通过上下阕不同时空的描绘,生动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怨郁。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读书》

下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