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wèi
zhān
lǎo
shòu
寿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shǒu
zhòng
mén
qián
jiù
shù
ér
jīn
qiān
chǐ
cāng
cāng
tián
yuán
zhǐ
shì
jiù
gēng
sāng
bēi
pán
fēng
yuè
xiāo
sūn
máng
shí
nián
shì
fáng
liǎng
bìn
shuāng
绿
chuāng
huà
tiáo
hóng
zhuāng
gèng
cóng
jīn
zuì
sān
wàn
liù
qiān
chǎng

译文

亲手在门前种下的乌桕树,如今已经长得千尺高,枝叶繁茂,一片苍苍郁郁。田园依旧,还是往日耕种桑麻的样子。在清风明月的夜晚,摆上杯盘饮酒作乐,子孙们在一旁忙着吹箫打鼓(庆祝)。七十五年来都是闲适无事的人,两鬓斑白也无妨。在绿窗之下,突然精心地梳妆打扮。从今天开始,要尽情醉酒,哪怕是醉它个三万六千场。

逐句剖析

"手种门前乌臼树":亲手在门前种下的乌桕树,

"而今千尺苍苍":如今已经长得千尺高,枝叶繁茂,一片苍苍郁郁。

"田园只是旧耕桑":田园依旧,还是往日耕种桑麻的样子。

"杯盘风月夜":在清风明月的夜晚,摆上杯盘饮酒作乐,

"箫鼓子孙忙":子孙们在一旁忙着吹箫打鼓(庆祝)。

"七十五年无事客":七十五年来都是闲适无事的人,

"不妨两鬓如霜":两鬓斑白也无妨。

"绿窗划地调红妆":在绿窗之下,突然精心地梳妆打扮。

# 划地:照样,依旧。

"更从今日醉":从今天开始,要尽情醉酒,

"三万六千场":哪怕是醉它个三万六千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为南宋辛弃疾所作祝寿词。此词以田园意象为依托,通过“乌臼树-旧耕桑-子孙宴”的场景递进,将祝寿升华为生命哲思。上片借树喻寿、以宴显乐,下片“绿窗调红妆”打破年龄桎梏,“三万六千场”的醉饮誓言诠释生命态度。全词运用象征、虚实、夸张手法,突破传统寿词俗套,将田园雅趣与生命哲思熔于一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绍熙三年(1196)秋,辛弃疾被朝廷削夺所有官爵后,隐居上饶瓢泉。远离朝堂纷争的他,在此度过了长达八年的赋闲时光。期间寄情山水、诗酒自娱,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化作笔下灵动的文字。当地村民的憨厚质朴与四时流转的自然风光,深深触动了这位失意英雄的文心,激发其创作灵感。《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是这一时期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上片“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通过描写门前高大的乌臼树和依旧的田园耕桑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借田园之景抒发了对詹老生活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其悠然生活的感慨,为祝寿增添了一份自然与闲适的情感基调。细节描写:“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是典型的细节描写,具体刻画了在风月之夜,杯盘罗列,子孙们吹箫打鼓的热闹场景,从细微处入手,生动地展现了为詹老祝寿时的欢乐、温馨氛围,以小见大,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虚实结合:上片实写眼前的田园、杯盘、箫鼓等景象,而下片“绿窗划地调红妆”则是一种想象,是虚写,想象詹老在绿窗下无端地调弄红妆,展现其老来仍有生活情趣,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拓展了意境。夸张:“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夸张的“三万六千场”来表达从今往后要尽情沉醉、享受生活的愿望,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豁达态度,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富有感染力,将祝寿时那种欢乐、豪放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象征:“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中的乌臼树,不仅是实际的景物描写,也象征着詹老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的成长,千尺苍苍的乌臼树象征着詹老历经岁月,有着丰富的人生积淀,也寓意着他的生命如树一般坚韧、茂盛。

2. 分段赏析

上片:“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以树喻寿,“手种”与“千尺”形成时空跨度,暗含岁月沉淀的生命哲思;“田园只是旧耕桑”承前启后,“旧”字既写田园风貌未改,又隐指主人坚守初心的品格。“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转向祝寿场景,“杯盘”与“箫鼓”的视听描写,勾勒出子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风月”二字更赋予祝寿以雅趣。下片:“七十五年无事客”以自嘲口吻点明寿星身份,“无事”实为超脱世俗的生存智慧;“不妨两鬓如霜”宕开一笔,白发与闲适形成张力,展现豁达人生态度。“绿窗划地调红妆”突发奇思,“划地”(平白无故)的转折使画面顿生戏剧性,暗示寿星虽老仍不失生活情趣。末句“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以夸张笔法收束全篇,“三万六千场”既合道家“百年三万六千日”的寿命观,又借醉饮意象表达对生命质量的极致追求,将祝寿主题升华为对人生的诗意礼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未尝不以百岁为祝,然不堕谄谀者,笔力高也。

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生查子·漫天春雪来》

下一篇:宋·辛弃疾《踏莎行·春日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