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jué
jī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èr
shí
lún
qīng
jìng
guān
shàng
zhōng
xià
chūn
xià
zhāi
běn
lái
zào
kōng
duō
chán
rào
lái

译文

《圆觉经》中所说的二十五种清净观想,对应着一年中春夏时节分上、中、下三期的斋戒。原本是想修造出一片空明虚静的境界,哪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繁杂琐事来干扰。

逐句剖析

"二十五轮清净观":《圆觉经》中所说的二十五种清净观想,

"上中下期春夏斋":对应着一年中春夏时节分上、中、下三期的斋戒。

"本来欲造空虚地":原本是想修造出一片空明虚静的境界,

"那得许多缠绕来":哪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繁杂琐事来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圆觉经》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佛教经典《圆觉经》为切入点,前两句描述了修行者按部就班的修行过程,运用数字和季节的排列展现修行的严谨性。后两句笔锋一转,道出了诗人渴望超脱却为世俗所困的矛盾心理。诗歌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以反问句式强化情感表达,展现了辛弃疾晚年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苦闷。整首诗将宗教修行与现实困境巧妙结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二十五轮清净观”‌,借用佛教《圆觉经》术语,描绘修行者通过二十五种轮番观想追求心灵清净的过程。诗人以“轮”喻循环往复的修行,突出持之以恒的修心态度,语言简练而富含哲理,暗示对超脱境界的向往。“上中下期春夏斋”‌,延续佛教语境,“上中下期”指不同阶段的修行时间,“春夏斋”点明清心持斋的时节。通过罗列修行的时间框架,展现严谨自律的宗教实践,为后文转折埋下伏笔。“本来欲造空虚地”‌,直抒修行本意。“空虚地”化用佛家“空性”概念,喻指无牵无挂的精神境界。“欲造”二字凸显主动追求,但“本来”一词暗含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为结句的情感爆发蓄势。“那得许多缠绕来”‌,陡然转折。“缠绕”以具象丝线比喻现实纷扰,与“空虚地”形成尖锐对比。“那得”以反问语气强化无奈与愤懑,揭示诗人虽向往超脱,却被世俗琐事所困的矛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菩萨蛮》

下一篇:宋·辛弃疾《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