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jīng
jiù
cháng
tí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jīng
jiù
cháng
tíng
zūn
qián
shì
diǎn
yīng
huā
shù
chù
pěng
xīn
pín
rén
jiān
bié
yàng
chūn
gōng
míng
jūn
shào
wén
shī
dào
méi
huā
chūn
fēng
shí
wàn
jiā

译文

旌旗依旧飘扬在长亭外的道路上。在酒杯前,清点着宴会上歌舞助兴的歌女数量。这些歌女从哪里来。她们是人间别样的春色。你自己许下要建立功名的志向。年少时就像祖逖一样闻鸡起舞,勤奋努力。你的诗句中常常写到梅花。如春风般惠及十万人家。

逐句剖析

"旌旗依旧长亭路":旌旗依旧飘扬在长亭外的道路上。

# 旌旗:以卢国华的仪卫代指卢国华。

"樽前试点莺花数":在酒杯前,清点着宴会上歌舞助兴的歌女数量。

# 樽:一作“尊”。

"何处捧心颦":这些歌女从哪里来。

# 捧心颦:指美女。《庄子·卷十四·〈外篇·天运篇〉》:“故西施病心而矉(pín)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矉,古同“颦”。

"人间别样春":她们是人间别样的春色。

"功名君自许":你自己许下要建立功名的志向。

"少日闻鸡舞":年少时就像祖逖一样闻鸡起舞,勤奋努力。

# 闻鸡舞:月祖逖闻呜起鼻事。《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诗句到梅花":你的诗句中常常写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如春风般惠及十万人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宋词。词的开头交代了送别卢国华前往福建转运使任所的场景。接着描述饯别宴上以歌女舞姬助兴的情形,隐含着让这些身份特殊的女子听后离去的意味。又说这些女子虽不知具体出身,但容貌出众如西施,也是可资饯别之人。下片先提到卢国华少年时便胸怀功名之志,积极进取,因此得到朝廷任用;又写他喜爱咏梅,借梅花的纯净高洁自勉,到任后应当会为百姓谋福、造福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绍熙四年(1193),当时辛弃疾正担任福建安抚使,在这一时期所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借饯别宴上歌儿舞女佐欢、友人过往经历及志向等景象写出了对友人赴任的送别之情、对其过往功绩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建功立业、惠及民众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用典:“少日闻鸡舞”句,巧用“闻鸡起舞”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讲祖逖与刘琨年轻时听到鸡鸣便起身舞剑,刻苦练武以图报国的故事,后常用来形容人奋发图强、立志报国。以“少日闻鸡舞”追忆年少时的壮志,借用祖逖、刘琨的典故,暗示自己曾有过像他们一样的报国豪情与进取之心,呼应后文“功名君自许”,展现对功名的向往与早年的意气风发。

3. 分段赏析

上片聚焦于送别场景,开篇点明送别地点,“旌旗依旧长亭路”,“旌旗”在此处并非单纯指旗帜,而是以卢国华出行时的仪卫来代指卢国华本人。身为地方高级行政长官的他,即便身居高位,仍需频繁变换任职之地,此刻正与友人在长亭依依作别。一个“依旧”,透露出世事无常、官员调动频繁的无奈,也为这场送别增添了几分沧桑之感。“樽前试点莺花数”,描绘出饯别宴上的热闹场景。“前”即酒杯前,暗示着这场饯别宴的正式与隆重。“莺花”一词,既可指代春日里可供玩赏的莺啼与繁花,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又暗指妓女,结合古代官员携妓宴饮的习俗,苏轼守杭州时,就曾碰到妓女请他帮助脱籍的事,他写了一首藏头诗让那个妓女交给她所在地的行政长官,帮他办了脱籍之事,以及作者自注“时籍中有放自便者”,可知此处“莺花”主要指那些在饯别宴上唱歌跳舞以助清欢的歌儿舞女。同时,也暗示着宴会上或许有脱籍之事发生,让那些渴望自由的妓女能借此机会听点而去,为这场饯别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意味。“何处捧心颦。人间别样春”,化用西施病心而颦的典故。西施因心痛而皱眉,却更添美丽,引得众人效仿。此处作者说这些脱籍的妓女不知来自何处,但她们的美丽如同西施一般,堪称“人间别样春”。她们是社会上另一类美人,在这场饯别宴上,也成为了可资饯别之人。这两句既是对妓女们美丽的赞美,也从侧面缴足了饯别之意,使上片的送别场景更加丰富。下片则着重于对卢国华的劝勉,展现其壮志豪情。“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前一句直接点明卢国华以功名自许,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抱负。后一句“少日闻鸡舞”,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卢国华少年时期便勤奋刻苦、立志报国的情景。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以建功立业为目标,这种精神也让他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如今又从福州调到建安去任职,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这两句关照题中的“和”字,宕开一笔,从卢国华的文学爱好入手。“诗句到梅花”,言卢国华喜爱咏梅,以梅之冰清玉洁来激励自己。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卢国华以梅自比,体现出他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春风十万家”则总结全篇,言卢国华到任之后,必将惠及民众,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每一个家庭。他将以自己的才能和品德,使地方大治,让百姓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

下一篇:宋·辛弃疾《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