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zuò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zhì
xìng
yóu
lái
bǐng
tài
shàn
rén
shǎo
è
rén
duō
jūn
kàn
xiè
shuǐ
zhuó
píng
zhèng
zuò
fāng
yuán
yǒu

译文

纯良本性从来禀受太和之气,善人为何这样少,恶人那样多。您看水倾泻在平地上,真正能形成方和圆的有多少。

逐句剖析

"至性由来禀太和":纯良本性从来禀受太和之气,

"善人何少恶人多":善人为何这样少,恶人那样多。

"君看泻水着平地":您看水倾泻在平地上,

"正作方圆有几何":真正能形成方和圆的有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作》是南宋辛弃疾所作的七言绝句。诗歌前两句感慨人虽本具太和之气,却存在善人少、恶人多的现实;后两句以水泻平地难成规整方圆为喻,阐释世事自然发展、难以强求的道理。全诗运用对比与比喻手法,语言质朴蕴藉,将对人性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洞察相结合,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两句,开篇便直击人性话题。“至性由来禀太和”提出人原本的天性都禀受着阴阳调和的太和之气,蕴含着善良的本真;“善人何少恶人多”则以反问的语气,点出现实中善人少、恶人多的现象,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流露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思考。“君看泻水著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深化主旨。“泻水著平地”描绘出水倒在平地上自然流淌的景象,“正作方圆有几何”则以水很难恰好形成规整的方或圆,来类比现实中人性难以始终保持本真、世事难以尽如理想的状态,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读者更易理解其中蕴含的对人性与世事的洞察,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杏花天·无题》

下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和陈提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