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胸中何瑰奇":赵君你胸中藏着多么奇异瑰丽的东西啊,
"白日照耀珊瑚枝":就像白日高悬照耀下的珊瑚枝一样光彩夺目。
"新诗哦成七字句":你吟哦成一首首七言诗句的新诗,
"孤桐赠我千金资":又将这架名贵的孤桐琴赠予我,其价值堪比千金。
"人间皓齿蛾眉斧":人世间多有沉迷美色、耽于俗乐的风气,
"筝笛纷纷君未许":那些纷纷扰扰的筝笛之音你却从不苟同。
"自言工作古谁骚":自称弹奏的是如同古代《离骚》一样高雅的曲调,
"十指黄钟挟大吕":十指弹奏间能发出像黄钟、大吕这般庄重宏大的乐音。
"芙蓉清江薜荔塘":在那芙蓉盛开的清澈江边、薜荔丛生的池塘旁,
"灵均一去乘鸾凰":屈原离去后仿佛乘着鸾凰飞向了高远的地方。
# 乘:《诗渊》册二页一四四四作来。
"君试一弹来故乡":请你试着弹奏一曲,仿佛带着故乡的气息,
"荷衣蕙带芳椒堂":你身着荷叶做的衣服、系着蕙草做的带子,在充满芳香的芳椒堂中弹奏。
"往时嵇阮二三子":往昔嵇康、阮籍等几位名士,
"能以遗音还正始":能够用他们琴音中的遗韵来恢复正始年间的那种高雅风尚。
"谁令窈窕从户窥":是谁让那窈窕美丽的女子从门后偷偷窥看,
"曾闻长卿心好之":我听说司马相如也心爱这琴。
"低头儿女调音节":而那些低头摆弄音节的庸俗儿女,
"此器岂因渠辈设":这琴哪里是为他们而设置的呢。
"劝君往和薰风弦":我劝你弹奏时与那温暖的南风之弦相和,
"明光佩玉声璆然":此时你身上佩玉的声音清脆悦耳。
"此时高山与流水":这时候就好像有高山流水般的琴音,
"应有钟期知妙旨":应该会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能听懂这其中的妙旨。
"只今欲解无弦嘲":如今要解无弦琴的嘲讽,
"听取长松万壑风萧骚":那就去聆听那长松在万壑间被风吹动发出的萧瑟声响吧。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酬赠抒怀诗。诗歌展现了友人赠琴、世俗筝笛纷扰的情景,借屈原、嵇康等典故与“《离骚》雅音”“无弦琴”等意象,写出了对友人赵国兴的赞赏与感激,对高雅琴艺的推崇,以及自身高洁情怀的抒发与超脱心境的展现。
2. 写作手法
用典:“自言工作古离骚,十指黄钟挟大吕”此处运用《离骚》的典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以奇幻的想象、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学经典。诗人借“古离骚”,表明赵国兴所弹奏的琴曲具有古雅、高深且饱含情感的特质,如同《离骚》一样能传达出深刻的思想与精神,高度赞美了赵国兴琴艺的高超,能弹奏出具有古典韵味和深厚内涵的曲调。
3. 分段赏析
“赵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新诗哦成七字句,孤桐赠我千金资”,开篇以夸张比喻赞友人赵君才华出众,如白日照耀的珊瑚枝般瑰丽。赵君赠新诗且以名贵孤桐相赠,足见情谊深厚,也为后文写琴埋下伏笔。“人间皓齿蛾眉斧,筝笛纷纷君未许。自言工作古离骚,十指黄钟挟大吕”,将世俗的“皓齿蛾眉”比作斧,凸显其危害,而友人不屑于此。又以“筝笛纷纷”衬托,突出友人对古朴高雅琴艺的追求,其琴艺如《离骚》般古朴,十指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庄重宏大。“芙蓉清江薜荔塘,灵均一去乘鸾凰”,描绘出芙蓉盛开于清江、薜荔生长在池塘的清幽之景,借屈原“灵均”乘鸾凰离去,营造高洁氛围,暗示友人如屈原般有高雅情怀。“君试一弹来故乡,荷衣蕙带芳椒堂。往时嵇阮二三子,能以遗音还正始”,邀请友人弹奏,想象其身着荷衣蕙带在芳椒堂弹琴的雅致场景。以嵇康、阮籍等名士类比友人,体现友人传承正始遗音的高雅情趣。“谁令窈窕从户窥,曾闻长卿心好之。低头儿女调音节,此器岂因渠辈设”,通过对比,窈窕女子窥探、司马相如爱琴,与低头儿女随意调音节形成反差,突出琴的高雅不凡,非俗人能懂。“劝君往和薰风弦,明光佩玉声璆然。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劝友人弹奏,期待有如钟子期般的知音,能听懂琴音中的妙旨,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只今欲解无弦嘲,听取长松万壑风萧骚”,以无弦琴之境,表达超脱世俗、追求自然高雅的心境,让友人在长松万壑的风声中感受琴韵的真谛。
上一篇:宋·辛弃疾《品令》
下一篇:宋·辛弃疾《书停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