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屋那堪急雨淋":破旧不堪的房屋,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急促的大雨倾盆而下呢,
# 破屋那堪急雨淋:自注:官舍皆漏。
"且欣断港运篙深":让人感到欣喜的是,那截断的河港里水涨得很深,足以撑篙行船。
"老农定向中宵望":老农民必定会在半夜里一直向着天空张望(天气情况),
"太岁今年合守心":因为今年太岁星正好守在心宿,(希望能有个好年景)。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白描:以简练笔触勾勒“破屋”“老农”等意象,如“破屋那堪急雨淋”直接呈现农家困境,语言质朴却极具画面感。借景抒情:全诗以“破屋”“断港”等乡村图景为依托,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融入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含蓄深沉。
2. 分段赏析
《和李都统诗》首句“破屋那堪急雨淋”以白描手法直陈农家困境,“破屋”与“急雨”的叠加意象,既凸显物质匮乏的现实,又暗喻时代风雨的侵蚀。次句“且欣断港运篙深”笔锋一转,以“欣”字形成情感反差,暴雨虽急却使河道水深便于行船,在天灾中捕捉到农事转机,暗含对底层民众坚韧生命力的礼赞。第三句“老农定向中宵望”聚焦细节,“中宵望”的动作刻画将农人对天气的焦虑具象化为深夜守望的剪影,展现其生存依赖自然的无奈。末句“太岁今年合守心”借星象隐喻,“太岁守心”既呼应前文“中宵望”的祈愿,又以占星术的神秘性强化对年景的不确定感,使全诗在农事描写中升华出对命运无常的哲思。全诗四句层层递进,通过白描与隐喻交织的手法,将个人遭际与民生疾苦熔铸于简练的意象中,体现了辛弃疾“豪放之外见沉郁”的创作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