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qiáo
xiān
·
·
shàng
zhào
jìn
chén
wé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shào
nián
fēng
yuè
shào
nián
lǎo
fāng
zhī
kān
xiàn
tàn
zhé
yāo
dǒu
guī
lái
wèn
zǒu
liǎo
yáng
cháng
biàn
gāo
chē
jīn
zhāng
shòu
chuán
nóng
wěn
biàn
便
wèn
dōng
dài
duō
chūn
qiě
kàn
líng
yún
jiàn

译文

年轻时候的风月美景,年轻时候的歌舞欢娱。年老之后才明白,这些实在令人羡慕。感叹自己曾为五斗米俸禄折腰、最终辞官归乡,试问这一路上、像羊肠小道般曲折的仕途,究竟走了多少遍。高车驷马的显贵车驾,金印紫绶的高官服饰,传话给他们,安稳度日便好。试问东湖之畔、究竟带来了多少春光,且看他那凌云壮志的文笔,依然刚健有力。

逐句剖析

"少年风月":年轻时候的风月美景,

# 少年风月:“少年”三句:言人老去方知羡慕少年之欢乐。

"少年歌舞":年轻时候的歌舞欢娱。

"老去方知堪羡":年老之后才明白,这些实在令人羡慕。

"叹折腰、":感叹自己曾为五斗米俸禄折腰、

# 叹折腰:叹折腰”两句:今日归来,不堪回首仕途辛劳。

"五斗赋归来":最终辞官归乡,

"问走了、":试问这一路上、

"羊肠几遍":像羊肠小道般曲折的仕途,究竟走了多少遍。

# 羊肠:曲折小路,此喻仕途。

"高车驷马":高车驷马的显贵车驾,

# 高车驷马:“高车”三句:传语达官显宦,且容你等恣意为之。

"金章紫绶":金印紫绶的高官服饰,

"传语渠侬稳便":传话给他们,安稳度日便好。

# 稳便:任意所为。,渠侬:他们,即指达官显宦。

"问东湖、":试问东湖之畔、

# 问东湖:“问东湖”两句:言友人此番归来,可以从容大显诗才。东湖: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赵晋臣由江西漕使任所罢归,故有此问。

"带得几多春":究竟带来了多少春光,

"且看凌云笔健":且看他那凌云壮志的文笔,依然刚健有力。

# 凌云笔健:才思高超,笔力刚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以“少年”与“老去”对比,感慨青春风流难再,用“五斗赋归来”暗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对官场奔波的厌倦,“问走了、羊肠几遍”更添人生坎坷之叹。下片转向对友人赵晋臣的劝勉,“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以富贵之景反衬,劝其不必执着功名;末句“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转而赞美友人如东湖春光般的精神境界,更赞其文采出众。全词语言质朴直白,通过对比、用典等手法,既含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又传递超脱功名、珍视精神追求的态度,情感真挚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前两句“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以直白语言对比少年与老年的状态:少年时沉醉于风花雪月的浪漫、歌舞升平的热闹,到老来才明白这些鲜活岁月最值得珍惜。“叹折腰、五斗赋归来”用“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指为微薄俸禄屈身事人),暗含对仕途奔波的无奈;“问走了、羊肠几遍”以“羊肠”比喻仕途的曲折坎坷,一个“问”字道尽历经波折后的感慨。下片“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转向眼前场景:友人赵晋臣已身居高位(高车驷马形容车马显赫,金章紫绶指高官服饰),词人劝他“稳便”——不必再为仕途劳心。“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则笔锋一转,以“东湖”代指赵晋臣的生活或交游之地,问他带回了多少春日的生机;末句“凌云笔健”用“凌云”形容文笔刚健,既赞美友人卓越的才学,也暗含对其能在忙碌中保持文心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出塞(春寒有感)》

下一篇:宋·辛弃疾《读语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