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长安":紫色的街道,长安之地,
"看花年少":观赏花朵的年轻少年,
"无限歌舞":有着无尽的歌唱和舞蹈。
"白发怜君":满头白发,怜惜你,
"寻芳较晚":追寻美好事物比较晚,
"卷地惊风雨":狂风暴雨卷地而来令人震惊。
"问君知否":问你是否知道,
"鸱夷载酒":用鸱夷皮袋装着酒,
# 鸱夷:古代一种皮制的酒袋。
"不似井瓶身误":不像那井中的瓶子因自身而失误。
"细思量":仔细地思考,
"悲欢梦里":悲伤与欢乐都在梦境之中,
"觉来总无寻处":醒来后总是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芒鞋竹杖":穿着草鞋,拿着竹手杖,
"天教还了":命运让我回到了这里,
"千古玉溪佳句":如同千古以来李商隐的美好诗句。
"落魄东归":落魄失意向东归来,
"风流赢得":因风流韵事获得了,
"掌上明珠去":得了可爱的女儿。
# 掌上明珠:谓陈喜得贵子。
"起看清镜":起身看明亮的镜子,
"南冠好在":戴着囚犯的帽子还好尚在,
"拂了旧时尘土":拂去了过去的尘土。
"向君道":向你说道,
"云霄万里":高远的天空有万里之遥,
"这回稳步":这一次稳稳地前行。
"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送陈仁和自行方便向东归去。
"陈至上饶之一年":陈仁到上饶的第一年。
"得子":生了一个儿子,
"甚喜":太欢喜。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写作手法
用典:运用“鸱夷载酒”“井瓶身误”“芒鞋竹杖,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等典故,借古人之事来丰富词的内涵,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经历的感慨及劝慰之情,使表达更具文化底蕴。对比:将长安往昔看花年少时的无限歌舞的欢乐场景,与当下友人白发、仕途失意的落寞进行对比,突出友人命运的变化,强化情感表达,更显对友人的同情。象征:“卷地惊风雨”象征友人仕途的骤变与挫折,以自然现象隐喻人生困境,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友人所遭遇的艰难处境。
2. 分段赏析
“紫陌长安,看花年少,无限歌舞”:这三句描绘了一幅长安街头繁华热闹的画面。“紫陌”点明地点,本就带有富贵、繁华的意味。“看花年少”勾勒出一群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他们在长安街头欣赏着烂漫春花,尽情享受着歌舞升平的欢乐时光。此景为后文友人的失意形成鲜明的对比,奠定了情感基调。“白发怜君,寻芳较晚,卷地惊风雨”:“白发怜君”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怜惜,友人已至暮年,满头白发,尽显沧桑。“寻芳较晚”暗示友人在人生道路上追逐理想起步较晚,而“卷地惊风雨”则运用象征手法,以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象征友人仕途上遭遇的巨大挫折,生动展现出其命运的陡然转变,令人心生同情。“问君知否,鸱夷载酒,不似井瓶身误”:这里运用典故,“鸱夷载酒”说的是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以鸱夷皮袋装酒,逍遥自在;“井瓶身误”则寓意汲水之瓶因身处井中,容易破碎,暗指仕途险恶。作者以此询问友人是否知晓其中道理,意在劝慰友人莫因一时失意而沉沦,应学习古人豁达处世,丰富了词作的内涵。“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此三句承接前文,作者引导友人细细思索人生,指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醒来后往往难以找寻其踪迹。这既是对友人遭遇的感慨,也是一种劝慰,希望友人能看淡这些起伏,放下心中的忧愁,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人生,富有哲理。“芒鞋竹杖,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芒鞋竹杖”描绘出友人谪居时的洒脱形象,身着朴素,手持竹杖,行走于山水之间。“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表明友人在这看似落魄的谪居生活中,反而获得了像古人李商隐(玉溪生)那样吟诗作词的雅兴,暗示其在困境中寻得了精神寄托,从侧面反映出友人的乐观与豁达。“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落魄东归”描述友人仕途失意后落魄返乡的情景。而“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则一转笔锋,道出友人在困境中收获了老来得子的喜悦,“掌上明珠”形象地表现出友人对孩子的珍视,以乐事冲淡了之前的失意之感,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复杂。“起看清镜,南冠好在,拂了旧时尘土”:友人晨起对镜,看到自己虽戴着“南冠”(代指囚犯,此处指曾遭贬谪的身份象征),但好在依然健在。“拂了旧时尘土”这一动作,象征着友人决定抛开过去的种种不如意,重新振作,以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向君道,云霄万里,这回稳步”:这是作者对友人的临别赠言,“向君道”直接点明倾诉对象,“云霄万里”描绘出广阔美好的前景,“这回稳步”则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友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稳步前行,不再遭遇挫折,语重心长,尽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