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qiáo
xiān
·
·
zèng
luá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biān
bái
lái
gào
ér
kān
shǔ
zhǔ
rén
lián
lián
yào
xīn
rán
chù
bái
shā
yuǎn
qīng
bié
zhǔ
shèng
yǒu
xiā
tiào
qiū
tīng
jūn
fēi
bǎo
shí
lái
kàn
tóu
shàng
fēng
chuī

译文

溪边的白鹭呀,过来,我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希望外物与自我之间,能够欢愉和谐地共处。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看(你)头顶上,当微风吹动一缕你头上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逐句剖析

"溪边白鹭":溪边的白鹭呀,

"来吾告汝":过来,我告诉你。

"溪里鱼儿堪数":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

# 堪数:不堪一数,指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主人怜汝汝怜鱼":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

# 汝:你,指白鹭。,怜:爱。,主人:词人自称。

"要物我、":我希望外物与自我之间,

# 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这两句是说请白鹭勿食吾鱼,应和主人欣然相处。

"欣然一处":能够欢愉和谐地共处。

"白沙远浦":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

# 白沙远浦:远处的白沙岸边。浦,水边,河岸。

"青泥别渚":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

# 青泥别渚:别处的青泥洼地。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剩有虾跳鳅舞":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

# 鳅:泥鳅,一种圆柱形的黑色鱼。,剩有:尽有,多有。

"听君飞去饱时来":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

# 听君:一作“任君”。听:听任,任凭。

"看头上、":看(你)头顶上,

"风吹一缕":当微风吹动一缕你头上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 一缕:指白鹭头顶的白色羽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桥仙·赠鹭鸾》为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别具一格的咏物之作。上片写词人与白鹭的对话:词人将白鹭唤至身前,以殷切口吻告诉它:清溪中“鱼儿堪数”的灵动景致本是天地间天然画卷,供人观瞻愉悦。我爱惜你,你也应该爱惜鱼儿,不要吃它们。这番“吾怜汝”“汝怜鱼”的生命伦理劝谕,既显露对游鱼的拳拳怜爱,更彰显词人向往自然本真的生命境界。下片笔锋陡转,写了对“虾跳鳅舞”这类纷扰世相的厌弃。全篇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与白鹭的对话,同时借“游鱼堪数”的珍视与“虾鳅乱舞”的贬斥形成价值对照,昭示了词人的爱憎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革新政治,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和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两度遭贬,退居江西上饶带湖、铅山瓢泉近二十年。这一时期,他远离朝堂纷争,投身山水田园,以词抒怀。这首《鹊桥仙·赠鹭鸾》的格调与所流露出的情绪,当属词人隐居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鹊桥仙·赠鹭鸾》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开篇直呼“溪边白鹭,来吾告汝”,以口语化语言展开对话,赋予白鹭人性,打破传统咏物词的抒情模式。构建了人与自然对话的诗意空间,既抒发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又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拟人:全词以“赠鹭鸾”为题,将鹭鸶拟为可对话的对象,通过“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等直接对话形式,赋予鹭鸶人类的情感与思维,营造拟人化的互动场景‌。对比:上片“溪里鱼儿堪数”与下片“虾跳鳅舞”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溪鱼稀少需保护,后者描绘“远浦”“别渚”中虾鳅泛滥,暗示白鹭应转移捕食目标,也暗含了词人对不同生态的褒贬态度‌。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以“溪边白鹭,来吾告汝”直接呼唤鹭鸶,展开人鸟对话,强调溪中鱼儿“堪数”的现状,以主人身份劝诫鹭鸶“怜鱼”,倡导“物我欣然一处”的和谐共处理念‌。“主人怜汝汝怜鱼”通过第二人称“汝”拉近与鹭鸶的关系,将人类伦理投射于自然生物,表面劝鹭鸶勿食鱼,实则隐含词人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及对弱者的悲悯‌。下片:“白沙远浦,青泥别渚”描绘远方的丰饶之地,以“虾跳鳅舞”的喧闹与上片“溪鱼堪数”形成对比,暗示鹭鸶应转移目标,既保全溪鱼,又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听君飞去饱时来”虚写鹭鸶饱食归来的场景,“风吹一缕”以视觉细节刻画其悠然姿态,将现实困境与理想愿景交织,暗含词人对现实矛盾的无奈调和‌。表面鼓励鹭鸶追求“远浦”的广阔天地,深层则借“虾鳅”与“游鱼”的褒贬,隐喻现实社会中善恶对立及词人对污浊势力的厌弃‌。

4. 作品点评

《鹊桥仙·赠鹭鸾》全词以“溪边白鹭,来吾告汝”的荒诞对话开篇,将白鹭拟人化为可沟通的对象,构建人与鸟的平等互动关系。这种突破常规的想象,表面看似不合逻辑,实则通过“怜鱼”“怜汝”的伦理投射,暗含对自然生灵的共情与生态平衡的思考,赋予荒诞形式以天真的生活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稼轩虽闲置,然青山绿水毕竟不虚,故孤独寂寞之中,亦聊以寄托身心,如此之作,便是闲久无聊所生发者,意思却颇奇特,且容易见出性情,此却是稼轩独有之本事,宋词之中不易见也。其奇何在?题目已然奇,如稼轩者,词中亦多有赠矣,而今乃赠鹭鸶。通篇构思更奇,纯然是稼轩对鹭鸶之言说,并无鹭鸶之回言。词中稼轩所说之事更奇,开篇便直接对所赠之对象言说,如此呼来唤去,可见并非外物,而是稼轩情亲中之物事。所说之事,却是借小见大,并非稼轩故意渲染;所说之事,却是稼轩为鱼儿求情,偏道出数理:“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物我欣然一处”最好,稼轩对自家风景如此,居中调停外物,真主人姿态也!虽则为鱼儿求情,却也为鹭鸶指出生路所在,便是下片所道者,想溪水中能有鱼儿几许?非鹭鸶展露本领处也。故通观此词,真稼轩神来之作!

现代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于永森《稼轩词选笺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峡石前用韵答吴子似》

下一篇:宋·辛弃疾《西江月·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