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欲赴西楼约":我和你本想去赴西楼的约定。
"西楼风急征衫薄":可西楼那边风势急促,身上的远行衣衫显得单薄。
"且莫上兰舟":暂且不要登上兰舟出发吧,
# 兰舟:舟之美称。
"怕人清泪流":怕这离别场景让人清泪直流。
"临风横玉管":迎着风横握玉笛吹奏,
# 玉管:一种玉制的管乐器。
"声散江天满":笛声飘散在江天之间,处处都能听见。
"一夜旅中愁":这一夜在旅途之中满怀愁绪,
"蛩吟不忍休":蟋蟀不停地鸣叫着,更让人难以忍受。
# 蛩:蟋蟀。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离别词。描绘了本想和友人赴西楼之约,却因西楼风急、衣衫单薄而犹豫,以及旅途中吹笛、被蟋蟀鸣叫搅扰等内容,借这些内容表达了词人的离情别绪与旅愁。
2. 写作手法
烘托:“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通过描写蟋蟀不停鸣叫的声音,烘托出词人在旅途中的愁苦之情。蟋蟀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更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使这种愁绪更加浓郁。
3. 分段赏析
上片“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开篇点明本想和友人赴西楼之约,无奈西楼那边风势急促,身上的远行衣衫显得单薄,通过对环境与自身状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犹豫而又无奈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纠结。“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写暂且不要登上兰舟出发吧,怕这离别场景让人清泪直流,表达出词人对离别的担忧与不舍,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哀伤。下片“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写迎着风横握玉笛吹奏,笛声飘散在江天之间,处处都能听见,通过对吹笛这一动作及笛声传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增强了词的感染力。“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写这一夜在旅途之中满怀愁绪,蟋蟀不停地鸣叫着,更让人难以忍受,通过对旅途中愁绪与蟋蟀鸣叫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让读者感受到他复杂的心境。
上一篇:宋·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下一篇:宋·辛弃疾《好事近·春意满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