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仙初试砑罗裙":如赵飞燕初试轻盈罗裙。
# 留仙初试砑罗裙:婕妤接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池中起为瀛洲,榭高四十尺,帝御流波文縠无缝衫,后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广榭上,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瓯,令后所爱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顺风扬音,无方长吸细袅与相属,后裙髀曰:“顾我,顾我!”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曰:“无方为我持后!”无方舍吹持后履。久之,风霁,后泣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待。”怅然曼啸,泣数行下。帝益愧爱后,赐无方千万,入后房闼。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绉,号曰“留仙裙”。砑罗:以石碾磨而有光泽的绫罗。
"小腰身":纤腰袅袅,
"可怜人":惹人怜爱。
"江国幽香":江畔的幽香,
"曾向雪中闻":曾在雪中沁人心脾。
"过尽东园桃与李":看遍东园百花凋零,
"还见此":如今又见到,
"一枝春":这一枝独放的春景。
"庾郎襟度最清真":同官你胸襟气度最为清雅真诚,
# 庾郎:谓南朝庾杲之。《南齐书·卷三十四·庾杲之传》: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参军。杲之少而贞立,学涉文义。起家奉朝请,巴陵王征西参军。郢州举秀才,除晋熙王镇西外兵参军,世祖徵虏府功曹,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菹、?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按:“九”谐“韭”。
"挹芳尘":一靠近这芬芳的花气,
"便情亲":便顿生亲近之情。
"南馆花深":南馆花影深深,
# 南馆:古代帝王礼遇才士之所。庾信《将命至邺》:“无因旅南馆,空欲祭西门。”
"清夜驻行云":清寂的夜晚,连行云都为这美景停留。
"拼却日高呼不起":甘愿整日酣睡不起,
"灯半灭":直到灯火半灭,
"酒微醺":酒意微醺。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怀言志词。介绍了辛弃疾《江城子·戏同官》一词,描绘了表面写美人、梅花,实则调侃官场虚情假意与污浊不堪的内容,体现了词人壮志难酬、岁月空逝的无奈;营造了高洁、静谧美好的意境,表达了对理想中纯粹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回归真实农家生活的渴望。
2. 分段赏析
上阕“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辛弃疾就像在描绘一幅美人图,写那身着精美罗裙、身姿曼妙的女子,惹人怜爱。但别以为真在写美人,结合题目“戏同官”,这其实是在调侃官场那些虚情假意的应酬。“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雪中的梅花幽香高洁,看过了东园众多凡俗的桃李,才见到这一枝如梅花般的“春”,表面说花,实际是在讽刺官场的污浊,自己坚守高洁却格格不入,“白发苍颜吾老矣”,白发苍苍的感慨里,藏着他壮志难酬、岁月空逝的无奈。中阕“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笔锋一转,不再写官场的糟心事,而是描绘起理想的生活。借庾郎说自己心怀高洁、向往纯粹。远离官场纷扰,去亲近美好的事物,多自在。“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在花树繁茂的馆舍,清夜中仿佛连行云都停留下来欣赏这静谧美好。“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只要在山水之间,悠闲地度过夏天就好,满满的出世隐逸之意,表达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下阕更是让人意想不到,“夜半饭牛呼妇起”,大半夜叫妻子起来喂牛,这么接地气、甚至有点土里土气的场景,突然出现在词的结尾。以往的词作结尾要么抒情要么写景,辛弃疾却用这日常农家画面收尾,打破常规。这一写,把前面营造的高雅意境全打破了,看似突兀,实则巧妙。这是他对官场的厌倦,对回归真实生活的向往,用最朴实的场景,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