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田畴稻叶齐":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
# 田畴:耕熟的田地。泛指田地。
"日光穿树晓烟低":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
# 日光:清晨的阳光。
"黄莺也爱新凉好":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
# 新凉:指初秋凉爽的天气。,爱:喜欢。
"飞过青山影里啼":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玑(1162~1214),南宋诗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晋江(今属福建)人。历官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徐玑诗学晚唐,宗贾岛、姚合,追求词藻工丽,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亦工书法。著有《泉山集》《二薇亭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通过描绘初秋清晨的稻田、树影与流动的晨光,营造出清凉湿润的田园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质朴关注。
2. 写作手法
白描:“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以平实的语言描绘稻田水满、稻叶整齐的静态画面,以及晨光穿透树丛、雾气低垂的动态场景。未直接写“凉”,却通过“水满”“稻叶齐”的湿润感与“晓烟低”的朦胧感,侧面烘托出初秋的清凉。拟人:“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黄莺因“新凉”而飞向青山阴影。黄莺的“爱”与“啼鸣”看似主观情态,实则通过生物对凉爽的本能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凉”的感知。融情于景:“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诗人将自己对新凉的喜爱与陶醉,移情于黄莺,借黄莺“也爱新凉好”,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对初秋清晨美景的喜爱,以及悠然自得、惬意闲适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以白描手法勾勒初秋清晨的田园图景。首句“水满田畴稻叶齐”通过“水满”“稻叶齐”的视觉意象,既暗示了夏雨的润泽,又展现了稻田的丰茂与秩序感,从侧面传递出“新凉”的湿润气息。次句“日光穿树晓烟低”以光影与雾气交织的动态描写,强化了清凉氛围:“日光穿树”既点明时间(清晨),又以光束穿透树叶的细节暗示暑气的消散;“晓烟低”则通过晨雾的低垂状态,进一步渲染空气的澄澈与微寒。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乡村晨景,未直接言“凉”,却通过水、稻、日光、雾等物象的叠加,让“新凉”之意自然渗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中“黄莺也爱新凉好”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通过其“爱新凉”的主动选择,间接表达诗人对初秋凉爽的欣然接纳。末句“飞过青山影里啼”则进一步以动作描写深化意境:黄莺飞向“青山影里”,既呼应前文的“晓烟低”,又以“影”的幽深感强化清凉氛围;而“啼”声作为听觉意象,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灵动,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意境。此联通过移情于物、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新凉”从客观环境升华为诗人与自然共享的主观心境,体现了“永嘉四灵”追求野逸清瘦的诗风。
4. 作品点评
写景诗好在把情感融入景色里,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整体的意境。前两句细致地描绘风景,后两句通过景色表达内心感受,因此读起来很有感染力。诗中没有直接出现人物,但读者却能感受到人的情感和活动无处不在。
上一篇:宋·葛长庚《南乡子·前度几相逢》
下一篇:宋·苏轼《晁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