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带轻烟间杏花":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
# 间:空隙。
"晚凝深翠拂平沙":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 沙:尘沙。,拂:拂去。,晚凝:夜晚的露珠。
"长条别有风流处":柳枝也有他风流的一面呀,
# 长条:柳枝。
"密映钱塘苏小家":悄悄的倒映着钱塘美女在夜色中点灯梳妆。
# 映:倒影。,密:悄悄的。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介绍了寇准诗歌中对柳树的细致描绘,描绘了从清晨轻烟笼罩杏花与柳枝,到傍晚深翠柳枝拂过平沙的不同画面,营造了淡雅悠远又暗含深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其在仕途上外柔内刚的政治品格,同时还隐晦流露了对官场拘束的疏离感和对仕途矛盾复杂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诗中以“晓”“晚”点明时间变化,早晨的柳“带轻烟间杏花”,傍晚的柳“凝深翠拂平沙”,通过早晚景物的对比,展现柳树在不同时段的动态美感。典故:“钱塘苏小家”“苏小”指南朝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其故事常被文人引用于诗词中,象征风流韵事与才女佳人。诗中以“密映钱塘苏小家”暗指柳枝茂密处掩映着美人居所,借苏小小的风流形象,赋予柳树以人文情怀与浪漫色彩,将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结合。
3. 分段赏析
首句“晓带轻烟间杏花”,清晨时分,柳树笼罩在一层薄薄的轻烟之中,和杏花相互映衬。“带”字用得很巧妙,仿佛它是主动披上了这层如烟似雾的纱衣。而“间”字生动描绘出柳与杏相互穿插、交相辉映的画面,让人感觉在晨光里,柳树和杏花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又清新的春日美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机。“晚凝深翠拂平沙”:到了傍晚,柳树的颜色变得愈发浓郁苍翠,长长的柳枝垂下来,轻轻拂过平坦的沙滩。“凝”字形象地写出了暮色中柳树颜色逐渐加深、凝重的样子,仿佛绿色都凝聚在了枝叶间。“拂”字则细腻地表现出柳枝的轻柔姿态,就像温柔的手在抚摸沙滩,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展现出了傍晚时分柳树独特的韵味。“长条别有风流处”:柳树那长长的枝条,还有着别样的韵味和风情。前面两句分别写了柳树在清晨和傍晚的样子,这句起到了过渡和引出下文的作用,让读者好奇这“风流处”到底是什么,同时也为下一句点明柳树独特之处做铺垫。“密映钱塘苏小家”:原来柳树最美、最有风情的地方,是它茂密的枝叶紧紧围绕、映衬着钱塘的苏小小家。这里借用了苏小小的典故,苏小小是古代有名的才女,充满了浪漫色彩。柳树与苏小小家相互映衬,赋予了柳树一种浪漫、典雅的气质,仿佛柳树也沾染了苏小小的才情与魅力,使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氛围。
4. 作品点评
寇准的七言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别致生动,展现了身为政治家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上一篇: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下一篇:宋·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