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花塘慵独赏":我慵懒地独自坐在柳树环绕、鲜花盛开的池塘边,无心欣赏这春日美景,
"闲门春尽阻闲游":身处幽静的院门之中,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自由自在地外出游玩。
"少年多故心先老":年少时经历诸多变故,心仿佛早早地就衰老了,
"却被人疑似白头":却被人怀疑头发已经变白了。
# 被:旧注:原作彼,据集本、吴本、劳校、张校改。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春日里柳岸与花塘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因年轻时经历诸多变故而内心提前衰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柳岸花塘慵独赏,闲门春尽阻闲游”,通过描绘春日柳岸花塘的美景,诗人却“慵独赏”“阻闲游”,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分段赏析
首句:“柳岸花塘慵独赏”,这句诗中“柳岸花塘”描绘出春日里美丽的自然景色,“慵”字则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懒得去欣赏这美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或烦闷。次句:“闲门春尽阻闲游”,这句诗中“闲门”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春尽”表示春天即将过去,“阻闲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无法悠闲出游的无奈,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第三句:“少年多故心先老”,这句诗中“少年”点明诗人的年龄阶段,“多故”表示经历了很多变故,“心先老”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经历变故而内心早衰的状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末句:“却被人疑似白头”,这句诗中“却”字转折,引出了他人的误解,“被疑似白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明明自己只是心老,却被他人误解为头发变白。
上一篇:宋·黄升《酹江月·夜凉》
下一篇:宋·陈造《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