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九龄色清彻":大儿九岁,面色清秀明彻,
"骅骝作驹已汗血":像骅骝幼驹般已有汗血宝马的潜质。
"小儿五岁气食牛":小儿五岁,神气像能吞下牛一样,
"冰壶玉衡悬清秋":像冰壶玉衡悬挂在清冷的秋日。
# 衡:原作鉴,据韩本、四库本改。
"罢琴惆怅月照席":停下弹琴,惆怅地看着月光照在席上,
"人生有情泪沾臆":人生有情感,泪水沾湿了胸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离别之苦难以承受,满是无限的情意,
"更为后会知何地":更不知日后相会在什么地方。
"酒肉如山又一时":酒肉像山一样多,却只是一时的热闹,
"只今未醉已先悲":如今还没喝醉就已先感到悲伤。
# 醉:原作绝,据韩本、四库本改。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抒发亲情与离别之情的诗,介绍了诗人对两个孩子的描绘,描绘了大儿清秀、小儿神气的模样,体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深厚情感,营造了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对人生离别之苦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人生有情泪沾臆”,这句直接抒发了人有情感就会因悲痛而泪水沾湿衣襟的悲怆心境。直白地将内心的悲苦袒露出来,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因国破家亡、命运坎坷而生的深切哀伤。
3. 分段赏析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此句描绘九岁的大儿,“色清彻”写出其清秀聪慧的模样。将大儿比作骅骝幼驹,“汗血”显其不凡,既展现了孩子的特质,又饱含诗人对大儿的喜爱与期许,笔法生动形象。“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刻画五岁小儿,“气食牛”用夸张手法写其神气十足。“冰壶玉衡悬清秋”比喻小儿纯净聪慧如秋日冰壶玉衡,鲜活展现小儿的灵动,体现诗人对小儿的疼爱。“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罢琴”显诗人心绪不宁,“月照席”的清冷景象衬“惆怅”之情。“泪沾臆”直写伤感,因人生有情而对离别等事感慨万千,将内心的失意与无奈流露无遗。“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点出离别之苦“不堪”,满是“无限意”。“后会知何地”的疑问,显离别后的迷茫与不确定性,加深了伤感,让离别之情更显沉重。“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酒肉如山”的热闹与“一时”的短暂形成对比。即便有盛宴,“未醉已先悲”,直接写出悲从中来,伤感难以排遣,强化了内心的愁苦。
上一篇:宋·文天祥《纪事(其六)》
下一篇:宋·文天祥《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