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ǐ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yīng
xióng
shì
hái
wéi
mìng
rén
kǒng
míng
dēng
shí
hán
xìn
guò
sān
xún
zhuàng
zhì
cuī
lóng
gāo
guǐ
shén
zhāo
shì
qiān
yòng
yuàn
qīng
chūn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往往也是命运坎坷的人。诸葛亮在四十岁时出山辅佐刘备,韩信在三十岁后才逐渐建立功业。他们怀着宏伟的志向击溃了强大的敌人,他们的豪言壮语足以让鬼神为之感动落泪。一旦建立了流传千古的功业,又何须抱怨青春年华的短暂呢。

逐句剖析

"自古英雄士":自古以来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

"还为薄命人":往往也是命运坎坷的人。

"孔明登四十":诸葛亮在四十岁时出山辅佐刘备,

"韩信过三旬":韩信在三十岁后才逐渐建立功业。

"壮志摧龙虎":他们怀着宏伟的志向击溃了强大的敌人,

# 摧:原作催,据韩本、四库本改。

"高词泣鬼神":他们的豪言壮语足以让鬼神为之感动落泪。

"一朝事千古":一旦建立了流传千古的功业,

"何用怨青春":又何须抱怨青春年华的短暂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史》是宋末元初文天祥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以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命运为主题,展现了英雄们虽有壮志豪情,却往往命运坎坷,借此探讨了英雄命运与人生价值的关系。蕴含着对英雄人物命运多舛的惋惜与感慨,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认为只要能成就千古之事,便无需抱怨青春短暂与命运不公,体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开篇点明主旨,指出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命运不佳。这是诗人读史的深刻感悟,奠定了全诗感慨惋惜的基调,引发读者对英雄命运的思考。“孔明登四十,韩信过三旬”:这两句以诸葛亮和韩信为例,具体说明英雄薄命。诸葛亮享年四十多岁,未竟北伐大业;韩信三十多岁便遭猜忌陷害而死。通过这两个典型例子,强化了英雄命运坎坷的观点,让人不禁为这些英雄的早逝和未竟之功而叹息。“壮志摧龙虎,高词泣鬼神”:此句展现了英雄们的壮志豪情和非凡才华。他们的壮志可以摧毁龙虎,言辞能够让鬼神哭泣,突出了英雄们的强大力量和卓越气质,与前文的“薄命”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命运的不公。“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和结论,认为英雄们只要能成就千古流传的事业,就无需抱怨青春短暂或命运不好。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价值的高度认可,也反映出诗人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胡笳曲·十三拍》

下一篇:宋·文天祥《齐天乐·甲戌湘宪种德堂灯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