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ǒ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shì
jiē
kǒng
xíng
pín
liáng
jūn
qīng
fēng
lái
rén
xiāng
kàn
qiān
yuè
kōng
nián
chūn
biàn
便
yǒu
táo
yuán
dāng
shǎo
qín

译文

世间路途艰险令人叹息,劳苦差役频繁不断。良马如同君子般高洁,清风拂面如见故友。相隔千里共望明月,白白辜负一年春光。纵有通往桃源之路,我亦稍避暴秦之乱。

逐句剖析

"世途嗟孔棘":世间路途艰险令人叹息,

"行役苦期频":劳苦差役频繁不断。

# 期:韩本、四库本作斯。

"良马比君子":良马如同君子般高洁,

"清风来故人":清风拂面如见故友。

"相看千里月":相隔千里共望明月,

"空负一年春":白白辜负一年春光。

"便有桃源路":纵有通往桃源之路,

"吾当少避秦":我亦稍避暴秦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所怀》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频”直陈世道艰险、奔波劳苦的忧愤,颔联巧用比喻,“良马比君子”喻高洁品格,“清风来故人”寄故交慰藉,以物象托付精神追求。颈联转写孤寂,“相看千里月”借月寄相思,“空负一年春”叹壮志难酬。尾联化用桃源典故,直言纵有避世之路亦不妥协,凸显忠贞不渝的使命感。诗中融合比喻、用典、对仗等手法,既流露对时局艰危的慨叹、故人离散的孤寂,更以“良马”“避秦”之志彰显其身处逆境仍持守本心的民族气节,体现了文天祥诗作特有的慷慨悲壮与人格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频”“孔棘”化用《诗经·小雅》“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中“孔棘”一词,比喻世道艰险如荆棘丛生,“行役”暗指诗人奔波于抗元复国的艰辛历程,“苦”“频”二字叠加,强化了漂泊无定、心力交瘁的困顿感,奠定全诗沉郁基调。​​颔联​​“良马比君子,清风来故人”“良马”象征高洁坚贞的品格,喻指志同道合的君子如良驹般值得信赖,“清风”则化用《世说新语》中“清风朗月”的意象,既暗喻故人情谊的澄澈高洁,又以自然之风具象化友情的慰藉,在动荡时局中凸显精神依托的珍贵。​​颈联​​“相看千里月,空负一年春”“千里月”以普天之月串联分隔两地的知音,借月寄怀却反衬聚首之难,“空负”直指抱负落空的憾恨,“一年春”既实指春光虚掷,更隐喻复国良机的流逝。​​尾联​​“便有桃源路,吾当少避秦”“桃源”呼应陶渊明笔下避世之境,“避秦”暗指逃避元军暴政。表面抒写隐逸之思,实则以假设去抒发壮志,强调纵然有桃源可匿,亦不甘退避,婉转揭露元廷如暴秦的统治本质,更彰显诗人舍身殉国的决绝,将个人命运与民族气节熔铸于苍凉结尾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文天祥《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