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yáng
zhōu
shí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piāo
líng
tàn
qióng
sāo
shǒu
chí
chú
zhōng
chù
rén
shēng
cháo
hēi
yún
zhòu
mǎn
shān
fēng

译文

诗人漂泊无依,感叹前路艰险、人生困顿,焦虑徘徊至正午,频频抓头、脚步踌躇。远处传来人声如潮水逆流般涌动,黑云突然翻滚,狂风席卷群山。

逐句剖析

"飘零无绪叹途穷":诗人漂泊无依,感叹前路艰险、人生困顿,

"搔首踟蹰日已中":焦虑徘徊至正午,频频抓头、脚步踌躇。

"何处人声似潮泝":远处传来人声如潮水逆流般涌动,

"黑云骤起满山风":黑云突然翻滚,狂风席卷群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至扬州(其十四)》是南宋末年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扬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前途的迷茫。首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前途的迷茫。诗人以“飘零”形容自己如同落叶般无依无靠,而“叹途穷”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未来道路的忧虑。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徘徊与不安。“搔首踟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焦虑与犹豫,而“日已中”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增加了诗的紧迫感。第三句通过描写人声如潮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喧嚣而混乱的氛围。诗人以“何处”开头,表达了对这种混乱局势的困惑和不解。末句以自然景象的描写结尾,象征着局势的动荡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黑云的骤起和满山的狂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飘零无绪叹途穷,搔首踟蹰日已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诗人用“飘零无绪”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无助和迷茫,感叹自己身处困境,前路茫茫。而“搔首踟蹰”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焦虑。后两句:“何处人声似潮溯,黑云骤起满山风。”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人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此时黑云骤起,山风大作,这种动荡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动荡形成了呼应,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对未来的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杜架阁(其一)》

下一篇:宋·文天祥《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