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ǒu
·
·
zhōu
rén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2
yuè
wéi
fān
rěn
nèi
qīn
shāng
rén
tàn
nài
shēn
fán
huǒ
míng
tiān
yǒu
zhū
hóu
bǎi
xīn

译文

周人以武力为屏障,却能忍辱承受外族的侵扰,商纣暴政下百姓生灵涂炭,苦难深重。周文王无需动用武力,已洞察天命所归,天下诸侯心悦诚服,归附者众。

逐句剖析

"斧钺为藩忍内侵":周人以武力为屏障,却能忍辱承受外族的侵扰,

"商人涂炭奈何深":商纣暴政下百姓生灵涂炭,苦难深重。

"不烦鱼火明天意":周文王无需动用武力,已洞察天命所归,

"自有诸侯八百心":天下诸侯心悦诚服,归附者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五首(其五·周人)》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周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首句描绘了周朝时期国家内外交困的局面,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次句直接描绘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意的敬畏,认为天意自有其安排。末句表达了诗人对诸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希望。诗中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斧钺为藩忍内侵”描绘了周朝时期,尽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屏障,但仍难以阻止内部的侵扰和纷争。诗人通过“斧钺”这一军事象征,暗示了周朝内部的动荡不安。次句:“商人涂炭奈何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商人在战乱中遭受的苦难,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这里的“涂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句:“不烦鱼火明天意”诗人认为,无需借助外力或迷信的手段来显示天意,历史的走向自有其规律。这里的“鱼火”可能暗指一种迷信的仪式或象征。末句:“自有诸侯八百心”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认为众多诸侯的心愿和努力将共同推动历史的进步。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河朔吟》

下一篇:宋·范仲淹《送黄灏员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