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táng
suī
yuǎn
wēi
wēi
kǒng
shì
tiān
shú
wéi
dào
róng
xué
liè
zhuān
mén
cháng
guài
shì
fēi
shào
lín
shàng
suí
rén
zhuǎn
lǎo
shì
zūn
zhī
néng
jìn
xīn
fāng
yǒu
chí
zāo
jīng
wēi

译文

唐尧虞舜的时代虽然远了,但愈加显得伟大而高不可攀,孔子的学说如上天一样宏大不可动摇,哪里可以违背呢?正大的道理岂能允许某个人去改变,专门常常指出经师的对错。佛教尚且不允许其信徒随风摇摆,老子也知道我很少尊重。如能坚持上述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才可以有所收获,不可拿着那些庸俗浅薄的所谓道理来议论孔子的精深微妙之处。

逐句剖析

"唐虞虽远愈巍巍":唐尧虞舜的时代虽然远了,但愈加显得伟大而高不可攀,

"孔氏如天孰得违":孔子的学说如上天一样宏大不可动摇,哪里可以违背呢?

"大道岂容私学裂":正大的道理岂能允许某个人去改变,

"专门常怪世儒非":专门常常指出经师的对错。

"少林尚忌随人转":佛教尚且不允许其信徒随风摇摆,

# 少林:少林寺,此处代指佛教。

"老氏亦尊知我稀":老子也知道我很少尊重。

"能尽此心方有得":如能坚持上述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才可以有所收获,

"勿持糟粕议精微":不可拿着那些庸俗浅薄的所谓道理来议论孔子的精深微妙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虞》是南宋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通过赞颂上古贤君和孔子,表达对先贤及其思想的尊崇;颔联针对学术现状展开议论,反对割裂正统学问,批判固守一家之言者指责他人的现象;颈联借用不同流派理念,强调独立思考和对真知的追求;尾联给出治学方法,指出需用心钻研领会本质,切勿以粗浅认识议论精深道理。此诗语言庄重且有力,运用比喻、反问等手法,将议论与说理相结合,既体现出对正统思想和学问的重视,又表达了对不良学风的批判,还指明了正确的治学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唐虞虽远愈巍巍,孔氏如天孰得违”,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开篇。“唐虞”是上古贤君的代表,“虽远愈巍巍”用看似矛盾的表述,突出其精神影响力随时间推移愈发崇高;“孔氏”即孔子,“如天孰得违”以比喻手法,将孔子的思想比作天空,强调其不可违背的权威性。这里通过对古代贤君与圣人的赞颂,奠定了全诗对正统思想尊崇的基调,语言庄重有力,开篇便显露出对经典与先贤的敬仰。颔联“大道岂容私学裂,专门常怪世儒非”,转入对学术现状的议论。“大道”指正统的思想与学问,“岂容私学裂”以反问语气,明确表达反对将正统学问割裂的态度;“专门”指那些固守一家之言的人,“常怪世儒非”则点出他们常常指责他人的现象。两句形成对比,一边是对大道完整的坚守,一边是对偏执学风的批判,态度鲜明,体现出对学术纯正性的重视。颈联“少林尚忌随人转,老氏亦尊知我稀”,借用不同流派的理念佐证观点。“少林”相关理念强调不盲从他人,“尚忌随人转”突出独立思考的重要;“老氏”即老子,“亦尊知我稀”体现出对深刻理解者的推崇。这里并非宣扬某一具体流派,而是借其思想中“不盲从”“重真知”的内核,进一步说明治学应保持独立、追求本质,而非盲目跟从,使议论更具说服力。尾联“能尽此心方有得,勿持糟粕议精微”,以劝诫作结,点明治学的正确方法。“能尽此心”指用心钻研、领会本质,“方有得”强调这是获得真才实学的前提;“勿持糟粕议精微”则警示人们,不要拿着粗浅的认识去议论精深的道理。两句从正反两方面给出指引,既是对前文观点的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治学的方向,语言恳切,寓意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昭君怨·送别》

下一篇:宋·曾几《苏秀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