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duì
shū
juàn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rén
shēng
mèng
zhōng
dāng
jué
shì
shì
fēi
tiān
shú
píng
wàn
juàn
suī
duō
dāng
yǎn
yán
wéi
shù
míng
yīng
suǒ
wén
yào
yōu
huàn
dào
fèi
xīng
bái
xiāo
xiāo
nián
shí
rán
duǎn
qíng
dēng

译文

人的一生如同梦境,终究应当觉醒,世上的事情并非全靠上天,又有什么可以依靠呢。万卷书籍虽然数量多,但应当具备辨别能力,唯有 “恕” 这个字可以铭记心中。所学到的知识要能够抵御忧患,我所坚守的道义难道没有兴衰变化吗?白发稀疏,年龄已八十岁,依旧是父亲和儿子在矮灯架的灯下。

逐句剖析

"人生如梦终当觉":人的一生如同梦境,终究应当觉醒,

"世事非天孰可凭":世上的事情并非全靠上天,又有什么可以依靠呢。

"万卷虽多当具眼":万卷书籍虽然数量多,但应当具备辨别能力,

"一言惟恕可铭膺":唯有 “恕” 这个字可以铭记心中。

"所闻要足敌忧患":所学到的知识要能够抵御忧患,

"吾道岂其无废兴":我所坚守的道义难道没有兴衰变化吗?

"白发萧萧年八十":白发稀疏,年龄已八十岁,

"依然父子短檠灯":依旧是父亲和儿子在矮灯架的灯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夜对书卷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直陈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哲思,强调读书需明辨是非、处世应宽恕为怀的修身之道。最后以父子夜读的温情画面收束,将个人生命体验与家庭传承相联结。全诗语言凝练如箴言,情感在苍凉与超脱间起伏,既展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亦暗含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士人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人生如梦终当觉,世事非天孰可凭”,直接表达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观点与感慨,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2. 分段赏析

“人生如梦终当觉,世事非天孰可凭”: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人生如梦终当觉”,将人生比作梦,认为最终会觉醒,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思考,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世事非天孰可凭”,指出世事并非由天决定,那又能依靠什么呢,引发读者对世事无常、人生依靠的思索,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思考的基调。“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颔联围绕读书和为人处世展开。“万卷虽多当具眼”,意思是虽然读了万卷书,但要有辨别是非的眼光,不能盲目接受,强调读书时独立思考、明辨真伪的重要性。“一言惟恕可铭膺”,“恕”即宽容,诗人认为“恕”字应铭记于心,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体现出诗人对品德修养的重视。“所闻要足敌忧患,吾道岂其无废兴”:颈联进一步阐述所学与坚守的信念。“所闻要足敌忧患”,表明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忧患,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吾道岂其无废兴”,诗人感慨自己所坚守的道也会有兴衰变化,体现出对理想信念在现实中遭遇起伏的深刻认识,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对信念的执着。“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尾联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白发萧萧年八十”,点明诗人已至八十高龄,白发苍苍,突出暮年形象。“依然父子短檠灯”,描绘出诗人与儿子在短灯檠下读书的场景,尽管年事已高,但仍保持读书的习惯,体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展现出父子间共同读书的温馨亲情,给全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茅塘马上》

下一篇:宋·文天祥《和中斋韵(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