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无情不择物":造化无情,不分事物,
#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化育。
"春色亦到深山中":春色也来到了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山桃溪杏虽无多少意趣,
# 少意思:一作有谁顾。
"自趁时节开春风":却依然趁着时节在春风中绽放。
"看花游女不知丑":赏花的游女们不顾美丑,
"古妆野态争花红":穿着古装野态与花儿争艳。
"人生行乐在勉强":人生行乐在于尽力而为,
# 勉强:努力争取。,在:一作当。
"有酒莫负琉璃锺":有酒就不要辜负这琉璃酒杯。
"主人勿笑花与女":主人不要笑花与女子的争艳,
# 主人:作者自谓。
"嗟尔自是花前翁":叹息你自己已是花前的老翁。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丰乐亭小饮》是欧阳修写出游的一首诗,通过描绘丰乐亭的春景和游女的欢乐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又透露出内心深处的愁闷和无奈。
2. 写作手法
拟人:将“造化”赋予无情的特点,说它“不择物”,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点明自然的无情与公平,春色不仅眷顾繁华之地,也悄然来到深山之中。诗人以“造化无情”起笔,既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无私,也为后文的描写铺垫了基调。三、四句描写深山中的山桃溪杏,虽然它们不似繁华之地的花朵那般引人注目,却依然顺应时节,在春风中绽放。诗人通过“少意思”与“自趁时节”的对比,既表现了山花的质朴,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赞叹。五、六句转入对游女赏花的描写,游女们不顾美丑,穿着古装野态,与花儿争艳。诗人通过“不知丑”与“争花红”的刻画,既展现了世俗的热闹,也暗含了对浮华行为的讽刺。七、八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行乐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尽力享受生活,不要辜负美酒与时光。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体现。末尾两句以主人的身份作结,劝诫主人不要嘲笑花与游女的争艳,因为主人自己已是花前的老翁。这一句既呼应了前文,又增添了哲理意味,暗示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上一篇:宋·欧阳修《圣无忧》
下一篇:宋·欧阳修《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