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hòu
sān
péi
dīng
yuán
zhēn
yóu
dōng
shā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wén
shū
qīng
zūn
suì
yàn
xiāng
xié
hán
shān
dài
guō
chuān
穿
sōng
shòu
xún
chūn
xuě
cuì
xiǎn
cāng
sēn
绿
luó
pán
shí
àn
shēn
wèi
tān
shǎng
lái
yóu
zǎo
yíng
méi
huā
wèi

译文

幕府中的文书一天比一天稀少,年末之时很高兴能与友人一起带着清酒出游。寒山中道路穿过松林环绕城郭,骑着瘦马在雪泥中寻觅春的踪迹。翠绿的苔藓布满山崖,古老的树木阴森而立,绿萝缠绕着石头,溪水在暗处流淌。因为贪恋观赏景物而来得还早,迎接腊月的梅花还未完全开放。

逐句剖析

"幕府文书日已稀":幕府中的文书一天比一天稀少,

# 幕:旧注:一作下。

"清樽岁晏喜相携":年末之时很高兴能与友人一起带着清酒出游。

"寒山带郭穿松路":寒山中道路穿过松林环绕城郭,

"瘦马寻春踏雪泥":骑着瘦马在雪泥中寻觅春的踪迹。

"翠藓苍崖森古木":翠绿的苔藓布满山崖,古老的树木阴森而立,

"绿萝盘石暗深溪":绿萝缠绕着石头,溪水在暗处流淌。

"为贪赏物来犹早":因为贪恋观赏景物而来得还早,

"迎腊梅花吐未齐":迎接腊月的梅花还未完全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幕府中的文书日渐稀少,年末之时能与友人一起带着清酒出游十分欢喜,点明出游的背景和心情。颔联描绘出游途中的景象,寒山中道路穿过松林环绕城郭,骑着瘦马在雪泥中寻觅春的踪迹。颈联进一步刻画东山寺周边景色,翠绿的苔藓布满山崖,古老的树木阴森而立,绿萝缠绕着石头,溪水在暗处流淌。尾联表示因为贪恋观赏景物而来得还早,此时迎接腊月的梅花还未完全开放。整首诗通过对出游经历和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繁忙公务后享受自然的愉悦,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等景色,借清幽的山林雪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出游的喜悦之情。动静结合:诗歌既有对静态景物的描写,如寒山、苍崖、古木、盘石等,又有对动态事物的刻画,如“瘦马寻春踏雪泥”中的“踏雪泥”,以瘦马行走于雪泥之上的动态,打破了画面的静态,使整个场景更具生机与活力,动静相互映衬,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首联:“幕府文书日已稀,清樽岁晏喜札携。”交代出游的背景,公务渐少,年末得以与友人携酒同游,“喜”字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愉悦心情,为全诗奠定欢快的基调。颔联:“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描绘出游途中的画面,“寒山”“瘦马”“雪泥”勾勒出冬日的萧索,但“寻春”又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期待,体现诗人在冬日出游对春的向往。颈联:“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聚焦于东山寺周边的清幽景色,“翠藓”“苍崖”“古木”“绿萝”“盘石”“深溪”等意象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与欣赏。尾联:“为贪赏物来犹早,迎腊梅花吐未齐。”由景及情,因为贪恋美景而来早了,看到梅花未全开,既表达出对景色的喜爱,又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期待,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寄原甫》

下一篇:宋·欧阳修《看花呈子华内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