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u
chūn
·
·
dié
fēi
fāng
cǎo
huā
fēi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dié
fēi
fāng
cǎo
huā
fēi
jiǔ
jiē
chūn
dāng
shí
zhī
shàng
luò
cán
huā
jīn
shuǐ
liú
chù
lóu
qián
rào
míng
chán
shù
fāng
tiáo
chuī
nuǎn
hóng
lián
绿
fāng
fēi
nài
jīn
fēng
jiān

译文

蝴蝶在芳草丛中翩跹起舞,花瓣随风飘洒在小径上。端着酒杯已忍不住叹息春日将尽。还记得当时枝头残留的落英,如今随着流水不知飘向何方。独自在楼前绕着蝉鸣的绿树徘徊。追忆曾吹动芬芳柳枝的温暖絮风。红艳的莲花碧绿的菱叶依然绚烂,却终究敌不过秋风寒露的摧折。

逐句剖析

"蝶飞芳草花飞路":蝴蝶在芳草丛中翩跹起舞,花瓣随风飘洒在小径上。

"把酒已嗟春色暮":端着酒杯已忍不住叹息春日将尽。

"当时枝上落残花":还记得当时枝头残留的落英,

"今日水流何处去":如今随着流水不知飘向何方。

"楼前独绕鸣蝉树":独自在楼前绕着蝉鸣的绿树徘徊。

"忆把芳条吹暖絮":追忆曾吹动芬芳柳枝的温暖絮风。

"红莲绿芰亦芳菲":红艳的莲花碧绿的菱叶依然绚烂,

"不奈金风兼玉露":却终究敌不过秋风寒露的摧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蝶飞芳草花飞路》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词作。上阕点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隐含对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无奈。下阕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延伸至对岁月更迭的深层体悟。全词以景衬情,通过春去秋来的景物变化串联起对时光的叹惋,情感细腻而深沉,字里行间满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怀词。以春日逝去、秋景渐生为线索,借时光流转中的景物变化,抒发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与对岁月更迭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上片“蝶飞芳草花飞路。把酒已嗟春色暮”极写春色繁盛,下片“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转以暗喻秋意,通过春秋的对比,体现了即便秋日有新的景致,也难掩对春光的眷恋,传递出对春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与怅惘。烘托:“蝶飞芳草花飞路。把酒已嗟春色暮”“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全词以“蝶”“芳草”“红莲”“绿芰”等密集意象叠加,烘托出了绚丽的春日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阕“蝶飞芳草花飞路。把酒已嗟春色暮。当时枝上落残花,今日水流何处去”描绘了蝴蝶在芳草间飞舞,花瓣飘落在路上,诗人举杯感叹春天将尽。由“当时枝上残花”联想到“今日随流水逝去”,追问落花的去向。通过对暮春景物的细致刻画,传递出对春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与怅惘,“嗟”字直接点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隐含对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无奈。下阕“楼前独绕鸣蝉树。忆把芳条吹暖絮。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独自在楼前围绕着有蝉鸣的树徘徊,回忆起春天手持花枝、吹送暖絮的时光。虽然夏日的红莲、绿菱也散发着芬芳,却抵挡不住秋风秋露的侵袭。“独绕”“忆”字带出对往昔春光的怀念,今昔对比中强化了时光不再的失落感。即便秋日有新的景致,也难掩对春光的眷恋,“不奈”二字道尽对季节更替、美好难久的怅然,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渔家傲·叶重如将青玉亚》

下一篇:宋·欧阳修《渔家傲·三月芳菲看欲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