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过清明烟雨细":清明节将要过去了,这里依旧烟雨霏霏的天气。
# 清明: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
"小槛临窗":精巧的小栏杆临窗而立,
# 小槛:精巧的栏杆。
"点点残花坠":但见枝头点点残花摇曳,随风飞旋乱坠。
# 残花:枝头尚未落尽的花。
"梁燕语多惊晓睡":昨晚彻夜难眠,大清早又听见梁上紫燕呢喃不休,惊扰了我难以安睡。
"银屏一半堆香被":慵懒地睁开双眼,才发现屏风旁,还有一大半夜里推散的香藏锦被。
# 香被:香薰锦被。,银屏:古代放在床上的小屏风。
"新岁风光如旧岁":新的一年到来,风光依旧如同过去的年岁。
# 新岁:新年。
"所恨征轮":只恨那远征的车轮载着我的心上人,
# 征轮:借指远行人乘坐的车。
"渐渐程迢递":为何要一程又一程地离我远去。
# 迢递:形容遥远的样子,远去之貌。,渐渐程:一程又一程。
"纵有远情难写寄":纵然有再深远的长情,也难以铺展锦笺,写出来投寄给你。
# 远情:深情。
"何妨解有相思泪":更何妨是我难以化解的相思泪。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这是一首代言体词,也是一首闺怨词。这首词以清明时节的烟雨、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怀,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寂的感伤,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写静,“梁燕语多惊晓睡”一句中,梁间双燕的啁啾声打破清晨寂静,看似以动态的燕语点染春意,实则通过声景反衬深闺空寂。燕语的鲜活热闹与女子独眠的冷清形成张力,声音愈喧闹,愈凸显醒后无人共语的孤独。这种以“有声”写“无声”的手法,深化了“银屏一半堆香被”中锦衾凌乱所暗示的辗转难眠之苦。对比:下片“新岁风光如旧岁”,将今年的风光与往年进行对比,唯一的不同是心爱的人出门远行,长久离开。以不变的风光反衬出女子因爱人离去而产生的痛苦和思念,突出了她的情感变化。同时,“纵有远情难写寄。何妨解有相思泪”中,用文字难以表达的深情与相思泪的直白表达形成对比,强调了女子内心深沉的情感。情景交融:“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这句词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烟雨蒙蒙的景象,而且通过“点点残花坠”传达了词中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将景物与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 分段赏析
“欲过清明烟雨细”:这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描写清明时节烟雨霏霏的景象。清明是古人感怀伤逝的时节,烟雨细密,渲染出一种朦胧、哀婉的氛围。作者通过“烟雨细”的细腻描写,既展现自然景象,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惆怅,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这两句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窗外栏杆边,残花片片飘落,既是暮春时节的实景描写,又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女子看到残花,触景生情,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被进一步激发。通过“点点残花坠”这一细腻画面,作者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含蓄而深沉。“梁燕语多惊晓睡”:这句通过燕子的呢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将女子从梦中惊醒。燕子的叫声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女子听来,却显得格外刺耳,因为她本就孤枕难眠,辗转反侧。作者以燕语惊梦的细节,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烦乱,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银屏一半堆香被”:这句描写女子醒来后发现锦被凌乱,一半堆在屏风旁。这一细节并非单纯写女子的睡相,而是暗示她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通过“堆香被”这一生活化的场景,作者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相思之情表现得细腻而真实。“新岁风光如旧岁”:这句以对比手法开篇,写今年的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但女子的心境却大不相同。往年有情人相伴,今年却孤身一人,面对明媚春光,反而更添伤感。作者通过“新岁”与“旧岁”的对比,曲折地表达了女子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所恨征轮,渐渐程迢递”:这两句直抒胸臆,写女子对情人远行的怨恨与不舍。征轮渐行渐远,路程越来越长,女子内心的相思与煎熬也随之加深。作者通过“渐渐程迢递”的动态描写,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纵有远情难写寄”:这句写女子虽有满腔相思之情,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语言在此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承载她内心的深情。作者通过“难写寄”三字,将女子情感的浓烈与表达的困境表现得真实而动人。“何妨解有相思泪”:这句是女子情感的最终表达。她认为,与其用文字倾诉相思,不如让情人明白她流下的相思泪,以此传达最真挚的情感。作者通过“相思泪”这一意象,将女子的深情与无奈表现得含蓄而深刻,达到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是欧阳修的一首闺怨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宋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此词精妙地描绘了清明时节烟雨朦胧的景象,并以此为背景,透露出闺中女子因思念远行情人而产生的深深哀怨。整首词语言婉约,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成功营造了一种凄美而感人的艺术氛围。此词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也对后世的闺怨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词人写景与渲染环境均富有特色,“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不仅写景如绘,而且景中含情,观察景物的人确实存在,但又没描摹她的轮廓,更加耐人寻味。
现代黑龙江大学教授陶尔夫《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上一篇:宋·欧阳修《嵩山十二首·玉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