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ē
xíng
·
·
yāo
fēi
huá
yàn
qīng
fēi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yāo
fēi
huá
yàn
qīng
fēi
lái
bàn
tiān
míng
lái
chūn
mèng
duō
shí
zhāo
yún
jiǔ
yàn
luò
xīng
chén
yuè
dǎn
dǎn
chéng
tóu
cēn
jiàn
biàn
西
chí
shù
zhū
xié
kāi
绿
tái
shēn
jìng
shǎo
rén
xíng
tái
shàng
hén
shù
xiāng
fěn
shèng
qīn
xián
zhěn
tiān
duō
qíng

译文

那身影娇柔却非花朵般艳丽,轻盈又不似雾气缥缈。夜半时分悄然到来、天刚亮便匆匆离去。来时像一场春梦,停留不过片刻,去时如清晨的流云,不知飘向何处。乳鸡报晓,宴饮已散,梦醒之时,星已落,月已沉,城头传来咚咚的报晓鼓声。晨光中渐渐能分辨出西池边的树木。红色楼阁的窗户斜斜地敞开着。长满绿苔的幽深小径少有人走,苔藓上却留下无数木屐的印痕。空气中残留着她的香气与脂粉,空留着被褥与枕头,大概是上天把多情的禀赋,都赋予了这般情境吧。

逐句剖析

"夭非华艳轻非雾":那身影娇柔却非花朵般艳丽,轻盈又不似雾气缥缈。

# 华:一作花。

"来夜半、":夜半时分悄然到来、

"天明去":天刚亮便匆匆离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来时像一场春梦,停留不过片刻,

"去似朝云无觅":去时如清晨的流云,不知飘向何处。

"乳鸡酒燕":乳鸡报晓,宴饮已散,

# 燕:同“宴”酒席。

"落星沉月":梦醒之时,星已落,月已沉,

# 落星沉月:梦醒之时,星已落,月已沉。

"紞紞城头鼓":城头传来咚咚的报晓鼓声。

# 紞紞:击鼓声,此处指天明击鼓。《晋书·邓攸传》“统如打五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晨光中渐渐能分辨出西池边的树木。

#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珠阁斜开户":红色楼阁的窗户斜斜地敞开着。

# 开:一作欹。,珠:一作朱。

"绿苔深径少人行":长满绿苔的幽深小径少有人走,

"苔上屐痕无数":苔藓上却留下无数木屐的印痕。

"遗香余粉":空气中残留着她的香气与脂粉,

# 遗香余粉:留下脂粉香泽。

"剩衾闲枕":空留着被褥与枕头,

"天把多情赋":大概是上天把多情的禀赋,都赋予了这般情境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是宋代文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意境朦胧隐约,就像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仔细品味词中的意思,所写的应当是一次艳遇场景。上片描绘女子在夜里匆匆前来又匆匆离去,显然是为了避开他人。这说明他们的相遇相合不被当时的社会秩序所允许,属于一种叛逆的行为。下片则写女子离开之后,男子守着她留下的香粉和衾枕,心中涌起怅然若失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艳情词。借女子夜间匆匆来去的场景与离去后留下的香粉、衾枕等物,写出了一段不为社会秩序允许的遇合及男子离别后的怅然思念,意境朦胧隐约。

2. 写作手法

铺陈:“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遗香馀粉,剩衾闲枕”,通过铺陈青苔小径的屐痕、残留的香粉、闲置的枕衾等物象,层层展现环境中留存的往昔痕迹。这些具体物象的堆叠,不直接言情,却让思念之情在物象中自然流露,以景托情,尽显离别后的孤寂与眷恋。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夭非华艳轻非雾”,以独特的比喻勾勒出对方的美好。既不像艳丽的花朵那样张扬,也不像缥缈的雾气那样虚无,这种朦胧而脱俗的美,为全词奠定了空灵又深情的基调。“来夜半、天明去”则点明了相逢的短暂,从深夜悄然到来,到天明便匆匆离去,时间的仓促暗示着相聚的珍贵与离别的仓促。“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化用了白居易《花非花》中“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意境,将相聚比作短暂的春梦,离别比作消散的朝云,既写出了相逢的虚幻与短暂,又流露出对离去后踪迹难寻的怅惘。“乳鸡酒燕,落星沉月,紞紞城头鼓”则通过景物与声响,侧面烘托出时间的推移与离别的氛围。报晓的鸡鸣、宴罢的沉寂,星辰陨落、月亮西沉,城头传来阵阵更鼓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黎明时分的景象,也暗示着分别时刻的到来,强化了离别的无奈。下片“参差渐辨西池树”写天色渐亮,视线逐渐清晰,能分辨出西池边错落的树木,暗示着主人公在离别后独自凝望的情景。“朱阁斜欹户”描绘出朱红色的楼阁里,窗户斜斜地敞开着,仿佛还残留着对方停留过的痕迹,透着一丝孤寂。“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则将目光转向室外,长满绿苔的幽深小径平时人迹罕至,如今却留下了无数的鞋印,这些痕迹正是昨夜相逢的见证,既呼应了上片的相聚,又反衬出此刻的冷清。“遗香余粉,剩衾闲枕”进一步描写离别后的景象,空气中还残留着她的香气与脂粉味,床上的被褥枕头依旧,却已不见其人,物在人去的对比中,满是失落与眷恋。结尾“天把多情赋”直抒胸臆,感慨是上天赋予了自己这份多情,点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厚的情感,将这份因短暂相逢而产生的眷恋与怅惘归结为自身的多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依韵和圣俞见寄》

下一篇:宋·欧阳修《双桂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