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谷闻溪声":隔着山谷听到溪水的潺潺声,
# 溪声:下牢溪的流水声。
"寻溪度横岭":穿过横亘的山岭,寻找溪流的踪迹。
# 横岭:指下牢溪与南津关之间的山岭。
"清流涵白石":清澈的溪水环绕着洁白的岩石,
# 涵白石:言下牢溪水下的白色石头。
"静见千峰影":静谧中倒映出千座山峰的影子。
# 千峰影:指下牢溪水中的山峰的影子。,静:一作“净”。
"岩花无时歇":岩石上的野花四季常开,永不停歇,
# 无时歇:没有休息停止的时候。,岩花:山花。
"翠栢郁何整":翠绿的柏树枝叶繁茂,整齐而葱郁。
# 郁何整:形容翠柏整齐茂盛之极。郁:苍翠茂盛。何:何等。整:整齐。
"安能恋潺湲":怎能贪恋溪水的缠绵而驻足不前,
# 潺湲:形容流水的样子。,安能:怎能。
"俯仰弄云景":唯有举目仰望、俯身欣赏云雾缭绕的仙境。
# 景:同“影”。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写游览下牢溪时,记录了隔谷闻溪、循声寻溪的过程,清泉白石、群峰倒影、四季岩花与茂密翠柏等景色,最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以及不愿拘泥于溪声、更愿沉浸云景的悠然心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以“潺湲溪水”与“舒卷云景”为意象,将自然之景与内心之情相融。溪水的流动暗含时光流逝的无奈,而云的舒卷则象征心境的开阔,将贬谪的苦闷与超脱的渴望融于山水之间,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追求豁达的心境。托物言志:“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这句诗的意思是怎能贪恋溪水的缠绵而驻足不前,唯有举目仰望、俯身欣赏云雾缭绕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处逆境而不颓丧,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一种精神,难能可贵。
3. 分段赏析
第一、二句“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还没见到溪水,先听见潺潺的声响,足见溪水流动的活泼。第三、四句转向视觉描绘:“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清澈的溪水中白石清晰可见,平静的水面倒映着群峰的轮廓,仿佛能看见水中千峰的影子,这是诗人从高处向下俯瞰的视角。第五、六句聚焦溪畔风物:岩间的野花热热闹闹地绽放,从未停歇;两岸的翠柏长得格外茂密,排列得整整齐齐。最后两句“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也不消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份豁达实在难得。
上一篇:宋·欧阳修《秋郊晓行》
下一篇:宋·欧阳修《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