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ǐ
chē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jiā
yòu
liù
nián
qiū
jiǔ
yuè
èr
shí
yǒu
tiān
chóu
guāng
yuè
chū
yún
tiān
zhòng
xīng
shǒu
xiàng
kōng
tiān
hūn
hēi
yǒu
jiàn
xíng
dàn
wén
shēng
chū
qiè
qiè
huò
gāo
huò
zhà
tiáo
shēng
zhòng
guǎn
cēn
ér
ér
yōu
yōu
ruò
ruò
chōu
yòu
bǎi
liǎng
jiāng
zhōu
chē
huí
lún
zhuàn
zhóu
shēng
ǒu
míng
zhī
jǐn
jiāng
shàng
qún
yàn
jīng
huā
zhōu
wèi
shēng
chū
qióng
duān
yóu
lǎo
dēng
ér
cáo
yún
guài
niǎo
chóu
míng
wéi
guǐ
chē
zài
bǎi
guǐ
líng
kōng
yóu
shēng
suī
xiǎo
shēn
shèn
chì
chē
lún
pái
shí
tóu
fán
niǎo
yǒu
kǒu
míng
jiū
jiū
niǎo
shí
tóu
yǒu
shí
kǒu
kǒu
chā
shé
lián
hóu
kǒu
chū
shēng
qiān
shēng
bǎi
xiǎng
gèng
xiāng
chóu
shí
zhōu
gōng
dōng
zhōu
yàn
wén
niǎo
zēng
ruò
chóu
tíng
shì
shuài
shǔ
wān
zhú
chū
jiǔ
zhōu
shè
zhī
sān
néng
zhòng
tiān
qiǎn
tiān
gǒu
cóng
kōng
tóu
cóng
gǒu
niè
tóu
luò
duàn
jǐng
zhì
jīn
qīng
xuè
liú
ěr
lái
xiāng
sān
qiān
qiū
zhòu
cáng
chū
xiū
liú
měi
féng
yīn
hēi
tiān
wài
guò
zhà
jiàn
huǒ
guāng
jīng
zhé
duò
yǒu
shí
xuè
xià
diǎn
suǒ
zāo
zhī
jiā
jiā
wén
jīng
qiě
fǎn
zhù
fēi
huò
tiān
máng
máng
bǎi
xiáng
xiōng
zài
rén
zài
shé
liǎng
tóu
fǎn
wéi
xiáng
què
lǎo
zhù
dēng
huǒ
juǎn
lián
kāi
qīng
huá
táng
yún
sàn
zhòng
xīng
chū
jìng
jiǎo
yuè
liú
qīng
guāng

译文

嘉祐六年的秋天,九月二十八日,天空阴沉,不见光亮,月亮也不出来。浮云遮蔽天空,众星隐没,伸手向空中,就像抹了一层漆般黑暗。天昏地暗中有一物,看不见它的形体,只听见它的声音。起初声音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然好似玉女调试玉笙,众多笙管参差不齐,乐音杂乱。继而发出咿咿呦呦的声响,如同物体相轧或缓慢抽拉。又像百辆江州的车子,车轮转动、车轴发出哑呕的声响。如同夜间在锦江上织锦的织机声,惊起芦花洲中的群雁。我疑惑这是什么声音,一开始怎么也弄不清缘由。老婢扑灭灯火,呼唤儿女,说这是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怪鸟。它的名字叫鬼车,夜里载着百鬼凌空遨游。它的声音虽小,身躯却甚大,翅膀如同车轮,长着十个头。普通的鸟有一张口,鸣叫已啾啾不停。这鸟十个头有十张口,每个嘴里插着一条舌头,连着一个喉咙。一张口发出一声,千声百响相互应和。昔日周公居于东周,厌恶听闻此鸟之声,憎恨如仇敌。夜里呼唤庭氏率领下属,拉开弓箭要把它驱逐出九州。连射三箭未能命中,上天派遣天狗从空中投下。自从天狗咬落一个头,断颈至今仍有青血流淌。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千年,它白天躲藏,夜里出来,就像鸺鹠一样。每逢阴黑的天气从天外飞过,乍见火光便惊惶坠落。有时它剩余的血流下来沾污(人家),被它沾污的家庭必定会破败。我听闻此语既惊且疑,反而祝愿它快快飞走,别降灾祸于我。我想天地是多么广阔无边啊,百物无论大小,其中的道理很难详尽了解。吉凶在于人,不在于物,就像一蛇两头反而被视为吉祥。于是呼唤老婢点燃灯火,卷起帘子,打开清华堂的门。不一会儿,云朵散开,众星出现,夜深人静,皎洁的月亮洒下清朗的光辉。

逐句剖析

"嘉佑六年秋":嘉祐六年的秋天,

"九月二十有八日":九月二十八日,

"天愁无光月不出":天空阴沉,不见光亮,月亮也不出来。

"浮云蔽天众星没":浮云遮蔽天空,众星隐没,

"举手向空如抹漆":伸手向空中,就像抹了一层漆般黑暗。

"天昏地黑有一物":天昏地暗中有一物,

"不见其形":看不见它的形体,

"但闻其声":只听见它的声音。

"其初切切凄凄":起初声音切切凄凄,

"或高或低":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乍然好似玉女调试玉笙,

"众管参差而不齐":众多笙管参差不齐,乐音杂乱。

"既而咿咿呦呦":继而发出咿咿呦呦的声响,

"若轧若抽":如同物体相轧或缓慢抽拉。

"又如百两江州车":又像百辆江州的车子,

"回轮转轴声哑呕":车轮转动、车轴发出哑呕的声响。

"鸣机夜织锦江上":如同夜间在锦江上织锦的织机声,

"群雁惊起芦花洲":惊起芦花洲中的群雁。

"吾谓此何声":我疑惑这是什么声音,

"初莫穷端由":一开始怎么也弄不清缘由。

"老婢扑灯呼儿曹":老婢扑灭灯火,呼唤儿女,

"云此怪鸟无匹俦":说这是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怪鸟。

"其名为鬼车":它的名字叫鬼车,

"夜载百鬼凌空游":夜里载着百鬼凌空遨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它的声音虽小,身躯却甚大,

"翅如车轮排十头":翅膀如同车轮,长着十个头。

"凡鸟有一口":普通的鸟有一张口,

"其鸣已啾啾":鸣叫已啾啾不停。

"此鸟十头有十口":这鸟十个头有十张口,

"口插一舌连一喉":每个嘴里插着一条舌头,连着一个喉咙。

# 一喉:一本作“十喉”。

"一口出一声":一张口发出一声,

"千声百响更相酬":千声百响相互应和。

"昔时周公居东周":昔日周公居于东周,

"厌闻此鸟憎若仇":厌恶听闻此鸟之声,憎恨如仇敌。

"夜呼庭氏率其属":夜里呼唤庭氏率领下属,

# 庭氏: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射都城附近的夭鸟。

"弯弧俾逐出九州":拉开弓箭要把它驱逐出九州。

# 弯弧:挽弓。弧:木制的弓。

"射之三发不能中":连射三箭未能命中,

"天遣天狗从空投":上天派遣天狗从空中投下。

"自从狗啮一头落":自从天狗咬落一个头,

"断颈至今青血流":断颈至今仍有青血流淌。

"尔来相距三千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千年,

"昼藏夜出如鸺鹠":它白天躲藏,夜里出来,就像鸺鹠一样。

"每逢阴黑天外过":每逢阴黑的天气从天外飞过,

"乍见火光惊辄堕":乍见火光便惊惶坠落。

"有时余血下点污":有时它剩余的血流下来沾污(人家),

# 有时余血下点污:自注:鸟卧反。

"所遭之家家必破":被它沾污的家庭必定会破败。

"我闻此语惊且疑":我听闻此语既惊且疑,

"反祝疾飞无我祸":反而祝愿它快快飞走,别降灾祸于我。

"我思天地何茫茫":我想天地是多么广阔无边啊,

"百物巨细理莫详":百物无论大小,其中的道理很难详尽了解。

"吉凶在人不在物":吉凶在于人,不在于物,

"一蛇两头反为祥":就像一蛇两头反而被视为吉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于是呼唤老婢点燃灯火,

"卷帘开户清华堂":卷起帘子,打开清华堂的门。

"须臾云散众星出":不一会儿,云朵散开,众星出现,

"夜静皎月流清光":夜深人静,皎洁的月亮洒下清朗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鬼车》是北宋诗人欧阳修创作的古体诗。诗作开篇以昏暗压抑的环境描写奠定基调,通过多样的声响摹写,生动展现了传说中怪鸟夜鸣的凄厉杂乱。诗中借助人物叙述,描绘了怪鸟异于常鸟的外形特征,并融入古代驱鸟传说,强化了其神秘恐怖的形象。结尾处,诗人笔锋一转,以“吉凶在人不在物”的议论直陈观点,否定将吉凶归咎于怪鸟的迷信思想,凸显出对天命鬼神的理性审视。全诗叙事与抒情结合,既以奇幻想象营造出怪诞氛围,又通过鲜明的思想表达,展现了作者破除迷信的进步意识与古朴的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以具体时间起笔,点明事件发生背景。“天愁无光”“如抹漆”等描写,通过拟人手法和夸张修辞,渲染出阴云蔽日、天地漆黑的压抑氛围,为“鬼车”出现做足环境铺垫。“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由景入“物”,先点出黑夜中有不明之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的设定,既保持了神秘感,又自然引出下文对声音的细致描摹。“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写声音初起时的状态,“切切凄凄”“或高或低”描绘出声音的轻柔与变化,又以“玉女调玉笙”作比,用玉笙的参差之声呼应声音的错落,赋予声音一丝虚幻的美感。“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雁惊起芦花洲”,则写声音的变化与威力,“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形容声音变得粗涩,再以“江州车”的转轴声、“鸣机夜织”声作比,展现声音的嘈杂与持续,而“群雁惊起”则从侧面写出声音的惊扰之力,让无形的声音变得可感。“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老婢扑灯呼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通过“吾”的疑惑与老婢的回应,引出“鬼车”之名及传说。“翅如车轮排十头”以夸张想象勾勒其外形可怖,借民间传言赋予怪鸟神秘色彩,推动叙事从写实转向奇幻。“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对比普通鸟与鬼车的发声差异,十头十口的奇异构造,以及由此产生的繁杂叫声。通过与“凡鸟”的对比,突出了“鬼车”的怪异,增强了其神秘色彩。“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援引周公驱鬼车的典故,以历史传说坐实“鬼车”的不祥属性。“射之不中”“天狗啮头”的情节充满神话色彩,既丰富诗歌叙事层次,又暗示其危害难以根除。“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则续写“鬼车”的后续行踪与危害,“昼藏夜出”“见火光惊堕”的习性,“余血点污”“家必破”的传闻,进一步强化了其不祥的形象,也呼应了老婢的畏惧之情。“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从“惊疑”到“反思”,笔锋一转表达对迷信的质疑。“吉凶在人”一句点明主旨,否定外物决定祸福的观念,以“一蛇两头”的反例强调人事的主导性,体现诗人的理性精神。“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以“炷灯火”“卷帘”等动作收束,写诗人驱散恐惧、主动迎接光明。“云散星出”“皎月清光”与开篇的黑暗形成鲜明对照,既暗示心境变化,又以自然景象的清朗象征理性战胜愚昧的豁然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阮郎归·落花浮水树临池》

下一篇:宋·欧阳修《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爱寺阁寄梅圣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