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shēng
běn
hán
lǎo
shàng
shū
juàn
yǎn
suī
xīn
shū
wèi
juàn
zhèng
jīng
shǒu
táng
wěi
shuō
qín
hàn
piān
zhāng
dòu
jiě
jiān
zhuàn
shì
fēi
xiāng
gōng
zài
yǒng
duàn
chū
liǎng
jūn
jiāo
chéng
shèng
fāng
hān
zhàn
dāng
cuī
jué
rén
hàn
zhì
zāi
tiān
xià
zhōng
zài
àn
niàn
shǐ
cóng
shī
xué
shì
huàn
gǎn
shēng
míng
wéi
tuō
pín
jiàn
wàng
shí
rán
xīn
qīn
dàn
wèi
yán
zhì
hòu
biàn
便
fén
yàn
shào
cháng
xīn
shí
wéi
shì
qǐn
fàn
suì
yuè
liú
shēng
jīn
guò
bàn
zhōng
jiān
cháng
tiǎn
qiè
nèi
wài
zhí
wén
hàn
guān
róng
qīng
jìn
lǐn
fēng
xiàn
rén
qíng
shèn
suǒ
zhèn
ān
yàn
jiàn
zhuī
shí
liú
shāo
shāo
xué
yíng
bàn
bēi
pán
qióng
shuǐ
bīn
luó
jùn
yàn
cóng
zhōng
nián
lái
rén
shì
gōng
bǎi
jiàn
fēi
wéi
zhí
yǒu
yōu
lǎo
tàn
xíng
hài
shuāi
bìng
xīn
zhì
tuì
退
nuò
qián
shí
shì
yǎn
jiàn
wéi
xún
jiù
shū
jiǎn
biān
duō
xiǔ
duàn
rén
chóng
wēn
guān
shì
xìng
yǒu
jiān
nǎi
zhī
shū
qín
xiàn
shào
ér
gān
lǎo
yòng
wàng
yōu
huàn
yòu
zhī
guì
jiǔ
zhì
bǎo
jiàn
bǎi
liàn
fēn
huá
zàn
shí
hǎo
yǎng
yún
sàn
dàn
wèi
cháng
shǐ
zhōng
shū
biàn
shí
cán
hái
wàn
miǎn
zuì
qiǎn
mǎi
shū
zài
zhōu
guī
zhù
shì
yǐng
shuǐ
àn
píng
shēng
lùn
shù
quán
jiā
diǎn
cuàn
shù
chuí
hòu
shì
chú
huàn
xìn
zāi
shū
hán
fēi
shàn

译文

我生来本是贫寒的书生,到老了仍捧读书卷。虽然眼力已经疲惫,心中对书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儒家经典起始于唐尧虞舜,伪托附会之说兴起于秦汉。篇章中句读各不相同,注解诠释更是繁杂多端。是非观点自然相互攻讦,取舍之间需要勇敢决断。起初如同两军交锋,乘胜攻击,战斗正激烈开展。当战旗鼓点催促奋进,不觉间人马都浸透热汗。啊!这真是天下最大的快乐,终日守在书桌前。想起当初从师求学,努力读书希望踏入仕途。哪里敢奢望声名远扬,只盼能摆脱贫困卑贱。废寝忘食直到黄昏日落,点燃柴薪苦读到黎明破晓。当时以为得志之后,就可以焚弃笔砚不再苦读。少年时补偿辛苦时光,只知安寝与饱饭。岁月不待人,一生如今已过半。中间曾忝列官职,为皇帝掌管内外文翰之职。官位日益尊崇显要,俸禄供给也十分丰足。人情世故需谨慎习惯,安乐宴饮堪比毒酒危险。渐渐追随世俗潮流,慢慢学会经营钻营。杯盘罗列山珍海味,客厅里坐满了贵客英贤。自从人到中年,人事纷扰好像射来乱箭。担忧的不只是自己的官位,也为衰老感叹伤神。身体苦于衰弱多病,胸中大志也日渐消减。从前喜爱的热闹事,如今闭起眼不想看见。只愿寻来旧书重读,尽管简册多已朽烂断篇。古人重新温习学过的东西,办完官府公事,幸好还有余闲。这才知道勤奋读书,其中乐趣本就无限。年少时读书可谋取官位俸禄,老来读书可用以忘却忧患。又明白事物珍贵在于久长,真正的珍宝需历经百次锤炼。荣华富贵只是短暂美好,俯仰之间便如浮云消散。清静淡泊,味道更长,反复品评,始终不变。何时能请求告老还乡,或许能免于罪责谴责。我要买来书籍装满归舟,在颖水岸边筑起我的书斋。我一生很喜欢著书立说,现在可慢慢编排,修改增删。希望能流传后世,不无声无息地像牲畜般死去。唉,我真是一条蠹书鱼,韩愈的话并非是讥讽。

逐句剖析

"吾生本寒儒":我生来本是贫寒的书生,

# 寒儒:出身寒微的读书人。

"老尚把书卷":到老了仍捧读书卷。

"眼力虽已疲":虽然眼力已经疲惫,

"心意殊未倦":心中对书的喜爱却丝毫未减。

"正经首唐虞":儒家经典起始于唐尧虞舜,

# 唐虞:《尚书》中的《尧典》《舜典》。,首:始自。,正经:儒家尊崇的经典。

"伪说起秦汉":伪托附会之说兴起于秦汉。

# 伪说:伪托附会之说。

"篇章异句读":篇章中句读各不相同,

# 句读:指读书时用圈点加以标记。句:文辞语意已尽之处。读: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

"解诂及笺传":注解诠释更是繁杂多端。

# 笺传:解释词义并阐明意旨。,解诂:解释音义。

"是非自相攻":是非观点自然相互攻讦,

"去取在勇断":取舍之间需要勇敢决断。

"初如两军交":起初如同两军交锋,

# 军:一作兵。

"乘胜方酣战":乘胜攻击,战斗正激烈开展。

# 方:一作多。

"当其旗鼓催":当战旗鼓点催促奋进,

"不觉人马汗":不觉间人马都浸透热汗。

"至哉天下乐":啊!这真是天下最大的快乐,

"终日在几案":终日守在书桌前。

# 几:一作书。

"念昔始从师":想起当初从师求学,

"力学希仕宦":努力读书希望踏入仕途。

# 希:希图。

"岂敢取声名":哪里敢奢望声名远扬,

"惟期脱贫贱":只盼能摆脱贫困卑贱。

"忘食日已晡":废寝忘食直到黄昏日落,

# 晡:黄昏。

"燃薪夜侵旦":点燃柴薪苦读到黎明破晓。

# 旦:早晨。

"谓言得志后":当时以为得志之后,

# 志:一作意。

"便可焚笔砚":就可以焚弃笔砚不再苦读。

"少偿辛苦时":少年时补偿辛苦时光,

"惟事寝与饭":只知安寝与饱饭。

"岁月不我留":岁月不待人,

"一生今过半":一生如今已过半。

"中间尝忝窃":中间曾忝列官职,

# 忝窃:指资格不够而窃据官位。

"内外职文翰":为皇帝掌管内外文翰之职。

"官荣日清近":官位日益尊崇显要,

# 清近:清要贵近。

"廪给亦丰羡":俸禄供给也十分丰足。

# 丰羡:丰足有余。,廪给:禄米。

"人情慎所习":人情世故需谨慎习惯,

"酖毒比安宴":安乐宴饮堪比毒酒危险。

# 安宴:享乐。,酖毒:一作鸩毒。用鸩的羽毛制成的毒酒。

"渐追时俗流":渐渐追随世俗潮流,

"稍稍学营办":慢慢学会经营钻营。

# 营办:经营办理。

"杯盘穷水陆":杯盘罗列山珍海味,

# 陆:一作陵。

"宾客罗俊彦":客厅里坐满了贵客英贤。

"自从中年来":自从人到中年,

"人事攻百箭":人事纷扰好像射来乱箭。

"非惟职有忧":担忧的不只是自己的官位,

"亦自老可叹":也为衰老感叹伤神。

"形骸苦衰病":身体苦于衰弱多病,

# 形骸:身体。骸:一作骇。

"心志亦退懦":胸中大志也日渐消减。

# 退懦:畏缩懦弱。

"前时可喜事":从前喜爱的热闹事,

# 可喜事:指安宴及官场之事。

"闭眼不欲见":如今闭起眼不想看见。

"惟寻旧读书":只愿寻来旧书重读,

"简编多朽断":尽管简册多已朽烂断篇。

# 简编:一作编简。古代以竹简书写,以皮条编联成书。

"古人重温故":古人重新温习学过的东西,

# 温故:温习学过的东西。

"官事幸有间":办完官府公事,幸好还有余闲。

# 间:间隙,余暇。

"乃知读书勤":这才知道勤奋读书,

"其乐固无限":其中乐趣本就无限。

"少而干禄利":年少时读书可谋取官位俸禄,

# 干:干求。

"老用忘忧患":老来读书可用以忘却忧患。

# 用:借以。

"又知物贵久":又明白事物珍贵在于久长,

"至宝见百炼":真正的珍宝需历经百次锤炼。

# 炼:一作“链”。

"纷华暂时好":荣华富贵只是短暂美好,

# 纷华:繁华。

"俯仰浮云散":俯仰之间便如浮云消散。

# 俯仰:俯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淡泊味愈长":清静淡泊,味道更长,

# 淡泊:恬静寡欲。

"始终殊不变":反复品评,始终不变。

"何时乞残骸":何时能请求告老还乡,

# 乞残骸:请求以尸骨归葬故乡,指退职。

"万一免罪谴":或许能免于罪责谴责。

# 罪谴:因罪而受责罚。

"买书载舟归":我要买来书籍装满归舟,

"筑室颍水岸":在颖水岸边筑起我的书斋。

# 颍水岸:即颍州。,室:一作屋。

"平生颇论述":我一生很喜欢著书立说,

"铨次加点窜":现在可慢慢编排,修改增删。

# 点窜:修改字句。,铨次:铨:一作“诠”。编次。

"庶几垂后世":希望能流传后世,

"不默死刍豢":不无声无息地像牲畜般死去。

# 刍豢:宗庙祭祀用的六牲。

"信哉蠹书鱼":唉,我真是一条蠹书鱼,

# 蠹书鱼:书中的蛀虫。

"韩子语非讪":韩愈的话并非是讥讽。

# 讪:讥笑。,韩子: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欧阳修的《读书》是一首五言古体诗,通过自述生平经历,展现对读书的感悟。诗中回顾了早年作为寒儒苦读求仕的经历,曾“忘食日已晡,燃薪夜侵旦”,只为脱贫贱、求功名。入仕后虽获官禄,却渐感官场应酬如“鸩毒”,厌倦于“杯盘穷水陆,宾客罗俊彦”的浮华生活。中年后面对衰病与心志退懦,转而重读旧书,从中体会到“读书勤,其乐固无限”,领悟到淡泊之味长远,纷华如浮云易散。诗人晚年渴望告老还乡,计划“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整理平生论述以传后世,不愿庸碌而终。全诗以质朴语言串联起读书、仕宦、人生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读书恒久之乐的珍视,以及对超脱功利、坚守本心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诗人开篇自陈出身贫寒,即便年老眼力衰退,依然对读书保有浓厚兴趣,毫不倦怠。短短几句,既交代了自身的经历背景,又直抒胸臆,将对读书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热爱贯穿诗人一生,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后文叙述读书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埋下伏笔。“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这部分诗人谈到了读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唐虞时期的正经典籍到秦汉兴起的各种学说,面对繁杂多样、观点各异的书籍内容,需要读者具备判断是非、抉择取舍的能力,而这个过程就如同两军交战,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深入钻研,全身心投入,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生动地描绘出读书时专注投入、深入思考的状态。“念昔始从师,力学希仕宦……杯盘穷水陵,宾客罗俊彦。”诗人回忆往昔,最初努力求学是为了谋求仕途发展,摆脱贫贱。后来如愿入仕,官职荣耀,俸禄丰厚,却在官场的浸染中,逐渐追随世俗,学会经营钻营。诗人清醒地认识到,官场的安逸享乐实则如同鸩毒,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这一段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在名利场中的沉浮与挣扎。“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步入中年后,诗人遭受诸多人事纷扰,身心俱疲,官职带来的忧虑和衰老的无奈随之而来。在这样的困境中,他重新拾起旧日书籍,虽书籍多有朽烂断篇,但重温经典时,方才领悟到勤奋读书的乐趣无穷无尽。此时的读书,不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成为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在历经沧桑后的顿悟与回归。“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诗人总结一生,年轻时读书为求功名利禄,年老时读书则可忘却忧患。他深刻认识到,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而淡泊宁静的生活才具有长久的韵味,始终如一,不会改变。因此,他渴望告老还乡,摆脱官场束缚,在颍水岸边购置书籍,建造房屋,过上闲适的读书生活,这一愿景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纯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平生颇论述,铨次加点窜。庶几垂后世,不默死刍豢。信哉蠹书鱼,韩子语非讪。”诗人表示,自己平生多有论述之作,希望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编选修改,流传后世,不愿像牲畜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最后以“蠹书鱼”自比,认同韩愈对爱书之人的描述,并非是讥笑,而是一种自嘲与自许,自豪地表明自己对读书的痴迷,以及将读书融入生命的坚定态度,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寄河阳王宣徽》

下一篇:宋·欧阳修《月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