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xiàng
gōng
zhī
shí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suì
shí
fēng
jiǎn
ruò
xún
huán
tiān
xìng
fēi
yóu
zhuō
zhèng
rán
suī
zhī
wéi
měi
sān
dēng
yóu
wèi
xiōng
nián
sāng
yīn
jiāo
chuí
mài
suì
hán
fēng
xiù
mǎn
tián
qiān
jiāo
yuán
xiǎng
huà
zhèng
xié
jiǔ
wàng
qíng
chuān

译文

年景的丰收与歉收如同循环往复,上天的眷顾并非因为拙劣的政绩所致。一场雨虽然知道是美好的恩泽,但多次丰收仍未能弥补灾荒之年的损失。桑树的浓荫遮蔽了阳光,交错垂落在路上,麦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遍布田野。千里的郊野平原想来如画卷般美丽,此时正适合带着美酒,眺望晴朗的河川。

逐句剖析

"岁时丰俭若循环":年景的丰收与歉收如同循环往复,

"天幸非由拙政然":上天的眷顾并非因为拙劣的政绩所致。

# 天幸非由拙政然:意谓天降喜雨并非自己勤政所致,不过是上天照顾而已。由,一作因。

"一雨虽知为美泽":一场雨虽然知道是美好的恩泽,

"三登犹未补凶年":但多次丰收仍未能弥补灾荒之年的损失。

# 三登犹未补凶年:此雨尚不值得欣喜,即使是三年丰穰,也难以补足此前的灾情。犹未,一作未足。自注:京东累岁不熟。

"桑阴蔽日交垂路":桑树的浓荫遮蔽了阳光,交错垂落在路上,

"麦穗含风秀满田":麦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遍布田野。

"千里郊原想如画":千里的郊野平原想来如画卷般美丽,

"正宜携酒望晴川":此时正适合带着美酒,眺望晴朗的河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依韵和杜相公喜雨之什》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篇谈及岁时丰俭循环之理,表明丰收非因己之拙政;接着写喜雨降临虽为美事,却也感慨此前凶年尚未完全弥补;而后描绘桑阴蔽路、麦穗含风的田间景致,展现雨后农野生机;末句想象千里郊原如画之景,流露适宜携酒赏晴川的闲适意趣。全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既体现了对农事的关切,又展现了雨后郊野的美好景致与诗人的悠然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是诗人对岁时丰俭与政务关系的感慨。前句以“若循环”为喻,将岁时丰俭交替这一抽象规律变得具体,点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后句用“拙政”自谦,“非由”明确否定政绩与丰收的关联,展现出诗人不居功的态度,两句结合,体现出诗人对世事的理性认知。​颔联“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围绕雨与收成展开。前句“美泽”直接赞雨的珍贵,“虽知”流露对雨的珍视;后句“三登”写丰收之多,“犹未”转折出凶年影响深远的遗憾,两句一喜一憾,既含对喜雨的欣慰,又藏对民生的关切。​颈联“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描绘雨后田间景致。前句“蔽日”写桑阴浓密,“交垂”描枝叶形态,展现桑树生长之盛;后句“含风”赋予麦穗灵动之态,“秀满田”绘田野生机,两句从桑到麦,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充满活力的农野画面。​尾联“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抒发雨后赏景的心境。前句“想”字点出是想象,“如画”以喻写郊原之美,拓展了景致的空间;后句“正宜”流露惬意,“携酒望晴川”描闲适场景,两句由景及情,将诗人悠然赏景的心境自然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春帖子词二十首·二温成皇后合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欧阳修《送孔秀才游河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