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力微初破萼":新春的阳气力量尚还微弱,花儿刚刚冲破花萼,
# 新阳:新春的阳气。泛指初春。
"客阴用壮犹相薄":退居客位的冬阴之气力量还很强壮,就像是在对春阳威逼轻薄。
# 客阴:冬天的阴气,新春开始,阴气已经退居客位,故叫客阴。
"朝寒棱棱风莫犯":清晨的寒风凛烈,不要轻易冒犯,
# 风:原校:疑。,棱棱:寒风凛烈的样子。
"暮雪緌緌止还作":不要在大雪纷扬不止的时候要出去劳作。
# 緌緌:纷纷下落的样子。
"驱驰风云初惨淡":刚要下雪之前,风云相互驱逐,天色惨淡昏暗,
"炫晃山川渐开廓":雪花越来越浓密的时候,雪光映照天地一片苍白,山川逐渐变得开阔。
# 开廓:开阔,空阔。,炫晃:闪耀,炫目闪耀。这里指雪光映照的景象。
"光芒可爱初日照":雪停后,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
"润泽终为和气烁":白茫茫的积雪慢慢润泽大地万物,一场丰年的瑞雪终被和暖的春之阳气消融。
# 烁:热,融化,这里指积雪被暖气所融化。
"美人高堂晨起惊":美人早晨起来站在高堂前,忽见这一夜大雪又喜又惊,
"幽士虚窗静闻落":虚掩的轩窗下,幽居的隐士正在静听雪花飘落。
"酒垆成径集瓶罂":这样的天气适合煮酒烹茶,卖酒人家的门前被来往客人踏成小路,卖空的瓶罐酒坛堆积如山,
# 瓶罂: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罂:古代瓷质贮茶用具。圆唇、短颈、鼓腹、平底。酱褐色釉。颈部饰白釉鼓钉纹,腹部饰漩涡纹。制作精美。最早见于唐代,以宋代江河七里镇窑制品为佳。,集:堆积。,酒垆:酒店。
"猎骑寻踪得狐貉":猎人骑马驰向原野寻找猎物的踪迹,很快就能猎取到狐貉。
# 貉:貉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体形短而尼壮,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狐。体色鸟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
"龙蛇扫处断复续":打扫出来的路径曲曲弯弯,就像是龙蛇飞舞,时断时续,
# 龙蛇:形容蜿蜒曲折的道路。
"猊虎团成呀且攫":用积雪堆团而成的狮子、猛虎,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 攫:本义是鸟用爪迅速抓取,这里指用雪堆成的狮子、老虎张牙舞爪,神态很生动。,呀:惊讶貌,张口。,猊: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也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泛指狮子。
"共贪终岁饱麰麦":人们都在贪图这年终大雪带来明年的麦子丰收,
# 麰麦:麦子。
"岂恤空林饥鸟雀":有谁怜惜那空寂的山林里,正盘旋在雪中饥饿无食的鸟雀。
"沙墀朝贺迷象笏":官员们争先恐后踏上沙墀来到朝堂向皇帝贺雪,只见那象牙笏板密密麻麻,
# 象笏:是种象牙制的手板。笏:是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据《明史·舆服志》记载,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时手执用象牙做的手板。,沙墀:丹墀,古时官殿用丹砂涂饰的台阶。
"桑野行歌没芒屩":田野农夫边走边唱,高兴得顾不上大雪己经埋没了脚上的草鞋。
# 芒屩:芒鞋,草鞋。
"乃知一雪万人喜":由此可知,这一场大雪可使万民欢乐,
"顾我不饮胡为乐":可回过头来看,我不善饮酒又拿什么来庆贺?
# 胡为乐:拿什么来庆贺。胡:什么。
"坐看天地绝氛埃":坐观天地之间,此刻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尘埃,
# 氛埃:污浊之气;尘埃。
"使我胸襟如洗瀹":使我心胸豁然开朗、通透清澈,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
# 洗瀹:洗涤。
"脱遗前言笑尘杂":脱离前人吟雪的陈言尘俗与荒杂一概遗弃不用,
# 前言:前人习用之言。,脱遗:除去。
"搜索万象窥冥漠":在冥冥万象中搜寻探索,冥思苦想其中的幽深广漠。
# 冥漠:幽深广漠,比喻搜寻范围更深更广。
"颍虽陋邦文士众":颍州虽然是偏僻荒远之地,可是文人志士却很多,
# 陋邦:指边远闭塞之地。,颍:这里指颍州,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巨笔人人把矛槊":人人都能舞文弄墨手中大笔一挥,如同战场高举的矛槊。
# 槊: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
"自非我为发其端":今天若不是我为这“禁物体语”诗发起开端,
"冻口何由开一噱":如此天寒地冻,大家怎能找到由头开口一笑呢。
# 噱:大笑。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雪》是一首七言古诗,格律相对自由,这使得诗人能够灵活地叙事、抒情与议论,借助丰富篇幅细致描绘雪天的景象、人物活动及自身感悟。该诗以雪为题材,全方位围绕雪展开描写,将自然雪景与人间百态相结合。开篇呈现初雪时新阳微弱、阴寒强烈的画面,接着描述雪天从风云惨淡到山川在雪中逐渐明晰,直至雪在阳光下消融的变化过程。随后刻画了不同人物对雪的反应,如美人晨起惊讶、幽士静听雪落、酒客围炉饮酒、猎骑踏雪打猎等,还描写了雪如龙蛇蜿蜒、猊虎团聚的形态。同时,诗中提到人们期盼雪能带来麦子丰收,却无暇顾及空林饥鸟,以及朝堂上官员朝贺被雪迷了笏象、乡间行人雪中欢歌、草鞋被雪淹没的场景。诗人感慨一场雪让众人欢喜,自己虽不饮酒却也因雪而愉悦,雪使天地洁净,让他心胸开阔,摆脱世俗杂念,激发创作灵感。最后诗人提及颍地虽小但文士众多,自己若不带头,众人在雪天也难开怀欢笑。整首诗全方位展现了雪天的丰富画面。
2. 写作手法
拟人:“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将“新阳”和“客阴”赋予人的行为和力量,“破萼”“用壮”“相薄”等词生动地描绘出初雪时阳气与阴气相互抗衡的状态,使自然现象更具形象感。动静结合:“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龙蛇扫处”“猊虎团成”描绘雪的静态形状如龙蛇蜿蜒、猊虎团聚,“断复续”“呀且攫”则赋予其动态感,仿佛龙蛇游动、猊虎扑攫,动静结合,使雪的形态更加生动逼真。对比:“共贪终岁饱麰麦,岂恤空林饥鸟雀”,将人们期盼麦子丰收的喜悦与空林饥鸟雀的悲惨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雪对不同生命的不同影响,引发读者思考。“沙墀朝贺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荒屩”,把朝堂上官员朝贺的庄重与乡野间行人踏雪行歌的质朴进行对比,展现雪天里不同场景的特点。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雪天从开始到放晴的整个过程以及雪天里的各种场景,抒发对雪的喜爱之情,如“坐看天地绝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借雪后天清地洁的景象,表达雪对自己心境的净化,情景交融。
3. 分段赏析
开头至“润泽终为和气烁”:主要描写雪初下时的气象变化。“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描绘初雪时阴阳二气的较量,新阳微弱,阴气强盛。“朝寒棱棱风莫犯,莫雪緌緌止还作”写出早晨寒冷,雪花纷纷扬扬,时停时落。“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山川渐开廓。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则展现雪天从风云惨淡到山川在雪中逐渐清晰,再到初日照耀,雪在和气中逐渐消融的过程,为后文描写雪天的人物活动和景象变化做铺垫。“美人高堂晨起惊”至“猎骑寻踪得狐貉”:刻画不同人物在雪天的活动。“美人高堂晨起惊”描绘美人在高堂晨起看到雪后的惊讶神情,“幽士虚窗静闻落”则体现幽士在静室窗边静静聆听雪落的悠然。“酒垆成径集缾罂”写酒垆因雪形成小路,人们拿着瓶罂聚集饮酒,“猎骑寻踪得狐貉”描绘猎骑借着雪后的踪迹捕获狐貉,从不同角度展现雪天里人们丰富的生活场景。“龙蛇扫处断复续”至“岂恤空林饥鸟雀”:着重描写雪的形态以及雪对不同生命的影响。“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形象地描绘出雪的形状如龙蛇、猊虎,且富有动态感。“共贪终岁饱麰麦,岂恤空林饥鸟雀”则通过对比,表达人们因雪能带来麦子丰收的喜悦,却忽略了空林饥鸟的悲惨,深化诗歌内涵。“沙墀朝贺迷象笏”至结尾:展现朝堂与乡野在雪天的不同情景,并抒发诗人的感慨。“沙墀朝贺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荒屩”将朝堂官员朝贺被雪迷象笏的庄重与乡野行人踏雪行歌、草鞋被雪淹没的质朴进行对比。“乃知一雪万人喜,顾我不饮胡为乐”表达诗人虽不饮酒,却因雪带来的欢乐氛围而快乐。“坐看天地绝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体现雪对诗人心境的净化。“脱遗前言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表明雪激发诗人创作灵感。最后“颍虽陋邦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自非我为发其端,冻口何由开一噱”,诗人以幽默的口吻提及颍地文士众多,自己若不带头,众人在雪天也难开怀欢笑,增添诗歌的趣味性。
4. 作品点评
尽管诗题条件严苛,欧阳修却能于困境中深入挖掘,沉稳应对。他打破惯有诗风,展现出非凡的创作能力。作为北宋文坛巨匠,他当之无愧是中华文化瑰宝的开拓者与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