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chū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xīn
nián
biàn
huá
chūn
kān
jiā
chū
hán
liǔ
hán
shàng
huā
fēng
fēi
dàng
yàng
lín
niǎo
lòng
jiāo
jiā
yǒu
cóng
zhě
shuí
zhī
lǎo
jiē

译文

新年过后万物都发生了变化,春意一天比一天更值得赞美。雨后初晴的天色中,柳树刚刚显露出翠绿之色,残余的寒意还在抑制着花朵的开放。轻柔的微风飘荡着,林中的鸟儿啼鸣声相互交织。只有我这个没有欢乐情绪的人,又有谁知道我因年老而值得叹息呢。

逐句剖析

"新年变物华":新年过后万物都发生了变化,

"春意日堪嘉":春意一天比一天更值得赞美。

"霁色初含柳":雨后初晴的天色中,柳树刚刚显露出翠绿之色,

"余寒尚勒花":残余的寒意还在抑制着花朵的开放。

"风丝飞荡漾":轻柔的微风飘荡着,

"林鸟哢交加":林中的鸟儿啼鸣声相互交织。

"独有无悰者":只有我这个没有欢乐情绪的人,

# 悰:欢乐。

"谁知老可嗟":又有谁知道我因年老而值得叹息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春》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题材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初春时节万物变化、景色渐美的景象,如柳含霁色、花因余寒未开、风丝荡漾、林鸟啼鸣等,展现初春的独特魅力。内容主题是在描绘美好春景的同时,引出作者自己的感怀,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自己逐渐老去的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余寒尚勒花”,“勒”字赋予“余寒”以人的动作,仿佛余寒在刻意抑制花儿开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春时节花儿因寒意而未盛开的状态,增添诗歌的趣味性。以乐景衬哀情:前六句描绘初春美好的景色,如“霁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但最后两句“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诗人却表达自己在这美景中兴致全无,感叹年华老去。以美好的春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嗟叹,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 分段赏析

“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开篇点题,点明新年后万物发生变化,春意一天比一天美好,奠定了诗歌对初春景色的赞赏基调。“霁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描绘雨后初晴,柳色初显,而残余的寒意还在抑制着花朵的开放,细腻地写出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但又未完全舒展的特点。“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写微风轻柔飘荡,林中鸟儿啼鸣声此起彼伏,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活力。“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诗人笔锋一转,说自己是那个没有欢乐情绪的人,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因年老而产生的感慨和叹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送黎生下第还蜀》

下一篇:宋·欧阳修《送郓州李留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