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
zhōu
hòu
huí
yuán
zhēn
biǎo
ché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jīng
nián
qiān
zhé
yàn
jīng
mán
wéi
yǒu
jiāng
shān
xīng
wèi
lán
zuì
rén
guī
qīng
cǎo
mèng
zhōng
chuán
xià
tān
huā
líng
luò
fēng
qián
luàn
fēi
xiāo
tiáo
jiāng
shàng
hán
sǔn
shí
fāng
yǒu
wèi
hèn
jiā
gòng
bēi
pán

译文

我已经被谪居在这里多年了,实在是对这荆蛮之地感到厌倦,只有这里的山水还能让我兴致不减。我醉意朦胧中仿佛看到有人回到了青草渡口,在睡梦中好像感觉到船正顺流而下经过武牙滩。野花在风中纷纷飘落,一片凌乱,飞洒的雨点使江面显得格外萧条、寒冷。这里的荻笋和时鲜的鱼正鲜美可口,只可惜没有好友与我一起共享这美味佳肴。

逐句剖析

"经年迁谪厌荆蛮":我已经被谪居在这里多年了,实在是对这荆蛮之地感到厌倦,

"惟有江山兴未阑":只有这里的山水还能让我兴致不减。

"醉里人归青草渡":我醉意朦胧中仿佛看到有人回到了青草渡口,

"梦中船下武牙滩":在睡梦中好像感觉到船正顺流而下经过武牙滩。

"野花零落风前乱":野花在风中纷纷飘落,一片凌乱,

# 乱:一作舞。,落:一作乱。

"飞雨萧条江上寒":飞洒的雨点使江面显得格外萧条、寒冷。

"荻笋时鱼方有味":这里的荻笋和时鲜的鱼正鲜美可口,

"恨无佳客共杯盘":只可惜没有好友与我一起共享这美味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所作。此诗是诗人离峡州后寄给友人之作,围绕迁谪生活中的复杂心境展开。首联直言厌荆蛮而爱江山;颔联写醉梦之景,虚实结合;颈联借景抒情,绘出萧条之景;尾联以美食无友共赏衬孤独。写作手法多样,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等。全诗情景交融,将诗人被贬的孤寂、对自然的喜爱及对友人的思念巧妙融合,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欧阳修诗歌在写景抒情方面的高超技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经年迁谪厌荆蛮,惟有江山兴未阑”,诗人直接倾诉自己历经多年贬谪后对所处荆蛮之地的厌烦,同时表明只有江山之景能让自己兴致不减,直白地展现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迁谪境遇的不满,又有从自然中获得慰藉的欣喜。借景抒情:“野花零落风前乱,飞雨萧条江上寒”,描绘了野花在风中凌乱飘落、江上飞雨带来寒冷萧条的景象。诗人借这衰败、凄凉的自然之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与愁苦,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虚实结合:“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醉里”“梦中”所描绘的场景是虚写,是诗人在醉梦状态下的想象之景。而整首诗又立足于诗人真实的迁谪生活这一现实,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既暗示了诗人在现实中的不如意只能在醉梦寻求解脱,又增添了诗歌的朦胧感和艺术感染力。对比:“荻笋时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以当地荻笋和时鱼的鲜美可口与无人共赏形成对比。美食的美味突出了诗人此刻的孤独寂寞,进一步展现了他在贬谪生活中的凄凉心境,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象征:“野花零落风前乱”,“野花”象征着美好事物,而“零落”“乱”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诗人命运的坎坷、人生的失意。诗人借助“野花”这一形象,将抽象的情感和境遇具象化,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2. 分段赏析

首联“经年迁谪厌荆蛮,惟有江山兴未阑”,诗人直言自己已经历多年的迁谪生活,对荆蛮之地感到厌倦,唯有这里的江山景色能让自己兴致不衰。“经年迁谪”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困境和心境,多年的贬谪生活让他内心充满了抑郁和不满。“厌荆蛮”三个字鲜明地表达出他对所处偏远之地的厌烦情绪。而“惟有江山兴未阑”则笔锋一转,在一片压抑中出现了一丝亮色,表明尽管对环境不满,但大自然的美景仍能给他带来一些慰藉,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既愁苦又有一丝超脱的基调。颔联“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描绘了诗人醉后和梦中的情景,醉意朦胧中仿佛看到有人回到青草渡口,睡梦中感觉船顺流而下经过武牙滩。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醉里”“梦中”两个词,将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只能在醉梦之中寻找片刻的解脱和安宁。“人归青草渡”,或许蕴含着诗人对归乡或回归正常生活的一种渴望;“船下武牙滩”则有一种顺流而下、漂泊不定的感觉,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生如同这行船一般,在命运的洪流中起伏不定,身不由己。颈联“野花零落风前乱,飞雨萧条江上寒”描写了眼前的实景,野花在风中纷纷飘落,一片凌乱,飞洒的雨点让江面显得格外萧条、寒冷。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野花零落”描绘出一种衰败、凋零的景象,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也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命运的坎坷和人生的失意。“风前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凌乱和无序的感觉,仿佛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如这野花一般,被命运的风吹得七零八落。“飞雨萧条江上寒”,雨是“飞雨”,给人一种飘忽不定、冷冽的感觉,“萧条”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冷落和孤寂,“江上寒”不仅是写江水的寒冷,更是诗人内心寒冷的外化,通过对风雨交加、江面寒冷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凄凉、愁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尾联“荻笋时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诗人说这里的荻笋和时鲜的鱼正鲜美可口,只可惜没有好友与自己一起共享。前一句“荻笋时鱼方有味”,从味觉的角度写当地的物产之美,似乎在这愁苦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丝生活的亮色。然而,紧接着“恨无佳客共杯盘”,一个“恨”字将这种美好的感觉瞬间打破,强烈地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美食当前,却无人分享,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在贬谪生活中的凄凉与无奈,与前面的写景、抒情相呼应,将诗人那种既厌倦现状又无法排遣孤独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初食鸡头有感》

下一篇:宋·欧阳修《雨中独酌二首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