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女儿谁家子":东街有位女子是谁家的女儿,
"有名籍籍长安市":她在长安城里可是名声显赫。
"不知身失不自回":她不知廉耻不知悔改,
"顾侈金珠炫罗绮":只顾炫耀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
"西街贫女夫何如":西街有位贫女命运如何,
"年长不见行媒车":年岁渐长却不见媒车来。
"有时视倡独叹息":她时常望着歌女独自叹息,
"从之不可翻踌躇":想追随却又踌躇不前。
"伤哉彼倡不自丑":可叹那歌女不知羞耻,
"顾嘲贫女为牛后":竟嘲笑贫女甘为牛后。
"此时贫女将何言":此刻贫女该说什么好,
"嫁与不嫁悬诸天":嫁与不嫁全凭天意安排。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1. 分段赏析
“东街女儿谁家子,有名籍籍长安市”两句开篇以疑问引出东街女儿,点明其在长安市声名远扬。“谁家子”设置悬念,“籍籍”生动展现其知名度高,为后文描写其生活状态做铺垫,初步勾勒出一个在长安颇具存在感的女子形象。“不知身失不自回,顾侈金珠炫罗绮”两句是对东街女儿的进一步刻画。“不知身失不自回”表明她迷失自我,不懂得反思自身行为;“顾侈金珠炫罗绮”则突出其一味沉溺于用金珠、华丽的罗绮来炫耀财富。“侈”“炫”两字,将她爱慕虚荣、贪图奢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她精神的空虚。“西街贫女夫何如,年长不见行媒车”两句转而描写西街贫女。以疑问“夫何如”引出她的婚姻状况,“年长不见行媒车”直白地写出她因家境贫寒,即便年纪渐长也无人上门提亲,生活困窘、无人问津的境况跃然纸上,凸显出她命运的无奈与悲惨。“有时视倡独叹息,从之不可翻踌躇”两句描绘西街贫女面对东街倡女的态度。“视倡独叹息”写出她看到东街倡女奢华生活时,只能独自叹息,内心充满羡慕与无奈;“从之不可翻踌躇”进一步说明她虽羡慕,却又因道德、身份等因素无法效仿,陷入矛盾踌躇之中,细腻展现其复杂的心理。“伤哉彼倡不自丑,顾嘲贫女为牛后”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东街倡女的批判。“伤哉”饱含惋惜之情,“不自丑”指出东街倡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与丑陋;“顾嘲贫女为牛后”则将其不知羞耻,反而嘲笑贫女的恶劣行径展现出来,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批判意味十足。“此时贫女将何言,嫁与不嫁悬诸天”两句以设问结尾,写出贫女面对嘲笑时的无奈与无助。她无话可说,只能将自己嫁与不嫁的命运寄托于上天,“悬诸天”三个字,将她面对命运的无力感推向高潮,深刻反映出社会阶层的不公对贫女造成的巨大伤害,引发读者对贫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上一篇:宋·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下一篇:宋·李覯《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