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霜凝更雨温":已经是霜凝结又有雨水湿润,
# 温:一作湿。
"春其渐起但无痕":春天渐渐兴起却没有痕迹。
# 但:只是。,其:虚词,此处无实际意义。
"莫嗟草色有垂死":不要因枯草看似垂死而叹息,
# 垂死:此指草木枯萎。,嗟:叹息。
"定有梅花当返魂":想必梅花定会复苏绽放。
# 返魂:复苏,复活。,有:一作自。
"小驻要须穷日日":短暂停留需要每日都如此,
# 穷:尽。,小驻:短暂停留。
"细寻无惜遍村村":细细寻觅不要吝惜走遍各个村落。
# 细寻:仔细寻找。
"揩摩病目从兹始":从此刻起擦拭我昏花的双眼,
# 病目: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揩摩:按摩。
"并待君诗洗睡昏":并且期待您的诗来洗去我的昏沉。
# 君:指斯远。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霜凝雨湿、草色垂死的衰败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信梅花会返魂、积极寻找春天踪迹的画面,结尾还体现出等待友人诗来振奋精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虽眼下衰败但充满希望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首尾呼应:“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描绘出秋冬时节霜雨交加的萧瑟之景,却又透露出诗人坚信春天正悄然萌生的信念,展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诗人表示从当下开始振作,擦拭病眼,等待友人的诗来唤醒自己的精神。首联的期盼与尾联的振作相呼应,都体现诗人虽处困境却积极向上、憧憬未来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已是霜凝更雨温,春其渐起但无痕”,“凝”“温”二字炼字精巧,生动描绘出霜雨交加的景象,在寒冷中已蕴含春之气息,虽不见明显迹象,但春之萌发已悄然开始,为全诗奠定了微妙的氛围。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诗人劝人莫为草色衰败而嗟叹,坚信梅花会带来生机,以草色的衰与梅花的盛形成情感上的转折,蕴含着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以质朴的语言劝人在这样的时节,应日日停留、细细探寻,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态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穷日日”“遍村村”强调了探寻的深度与广度。尾联“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诗人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转到自身,希望从此擦拭病眼,期待友人的诗能洗去自己的昏沉之感,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情感在结尾处得到升华。
4. 作品点评
此诗首尾相互照应,中间转折流畅自然,结构严谨有序。转折之处巧用虚字加以调节,呈现出灵动之态,毫无生硬呆板之感。这些特点尽显江西派诗法的精妙之处。
# 章泉(赵蕃字)爱用虚字拗斡,不专以为眼也。如“春,其渐起但无痕”,所用“其”字是矣。此句甚妙。……“日日”、“村孝”一联,亦不苟,劲瘦枯淡。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无痕”字妙。“其”宇、“但”字太拙。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 此种虚字全是宋人习气,不可为法。三句不雅,亦拙笨。“洗睡昏”三字不佳。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上一篇:宋·秦观《兰陵王·雨初歇》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