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ān
sān
shǒu

朝代:宋作者:赵蕃浏览量:2
màn
shuō
tóu
shī
zèng
luó
shēn
jīn
qiě
nài
cháng
wén
qiú
shì
shì
xiàng
ài
rén
chéng
zhù
zhōng
yán
yòng
jìng
chén
liú
wén
zhāng
xīng
dǒu
luó
gèng
shāng
chāng
zàn
jiǔ
wèi
jūn
jié
cháng
nián
nián
duān
fēng
jiān
wèi
yuán
chén
yuān
shuí
lùn
shì
shè
nán
shè
běi
jiū
xuān

译文

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逐句剖析

"谩说投诗赠汨罗":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

# 汨罗: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为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谩说:犹休说。

"身今且乐奈渠何":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

# 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戏称。

"试向艾人成祝呵":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 艾人:端午节,有的用艾束为人形,称为“艾人”。

"忠言不用竟沉死":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

# 沉死:沉江而死。

"留得文章星斗罗":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

# 星斗罗:星星一样永垂不朽。

"何意更觞昌歜酒":再倒一杯昌歜酒?

# 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菖”。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觞:古代盛酒器。

"为君击节一长歌":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年年端午风兼雨":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

# 风兼雨:下雨刮风。

"似为屈原陈昔冤":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 陈昔冤:喊冤陈情。

"我欲于谁论许事":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

"舍南舍北鹁鸠喧":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 鹁鸠: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舍:房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端午三首》为赵蕃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以细腻笔触描绘端午时节人们对屈原的深切缅怀,字里行间满溢对这位先贤的同情与追思;第二首诗中,诗人于端午之际,感慨屈原虽忠而见弃、抱石沉江,但其不朽诗文却流传千古,字里行间流露出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之情;第三首则聚焦诗人在端午研读历史时生发的万千思绪,喟叹无人倾诉的孤寂。这组诗作不仅情感真挚浓烈,彰显出赵蕃诗歌鲜明的抒情特质,其巧妙运用对仗的精湛艺术手法,更令诗句工整精妙,韵味悠长,充分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端午三首》是南宋诗人赵蕃的诗作,赵蕃作为南宋中期诗坛的重要人物,与寓居上饶的韩淲(号涧泉)情谊深厚。二人诗名并重,并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后期代表人物。弋阳学者谢枋得曾言,江西诗派传承至“二泉”时,已达鼎盛之境。然随着赵蕃、韩淲离世,该诗派便如同断了根脉,辉煌不再,往昔风华亦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端午题材的组诗。描写了端午节相关景象、习俗以及对屈原的缅怀,抒发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与敬仰,同时昔古伤今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孤寂。

2. 写作手法

对仗:在第二首中,“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忠言不用”与“留得文章”相对,“竟沉死”与“星斗罗”相对。其中,“忠言”对“留得”,偏正结构相对;“不用”对“文章”,动宾结构相对;“竟沉死”对“星斗罗”,前为动宾结构,后为并列结构,但整体上词性相对,语义相关,通过对仗突出了屈原的不幸遭遇与他文学成就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

3. 分段赏析

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意为不要说作诗是为了赠给汨罗江中的屈原,如今自身暂且快乐又能把他怎样。诗人开篇以一种看似洒脱却又蕴含无奈的语气,说出人们在端午节作诗纪念屈原,然而屈原已逝,人们当下的快乐似乎与屈原的遭遇形成了一种反差。“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诗人听闻有人向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还试着向艾人祝福。这里通过描述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如用艾束为人形的“艾人”,以及向其祝祷祈福,展现出人们在端午节时除了纪念屈原,也有追求现世幸福的一面,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屈原的纪念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而生活仍在继续,人们也在寻求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其二,“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直接点明屈原因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终沉江而死的悲剧命运,但他留下的文章却如星星般永垂不朽。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惋惜与同情,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屈原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倒上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昌歜酒”是端午节的一种特色酒,诗人以饮酒击节长歌的方式,抒发对屈原的崇敬与追思之情,仿佛在与屈原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表达自己对屈原遭遇的感同身受和惺惺相惜。其三“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每年端午节都会刮风下雨,诗人觉得这风雨似乎是在为屈原诉说往昔的冤屈。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雨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烘托出一种悲愤、凄凉的氛围,强化了人们对屈原冤屈的同情。“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诗人想要找人谈论这些心事,却只能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喧闹声。以景结情,用鹁鸠的喧闹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无人可与自己倾诉对屈原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下一篇:宋·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