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chún
dào
zhō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gāo
chún
mài
gēng
shēn
cǎo
zhān
rùn
qīn
qīn
guī
lǒng
shǒu
yún
níng
dài
lòu
shān
yāo
shí
shèn
jīn
lǎo
liǔ
chūn
huā
màn
shù
kōng
yīn
dān
dìng
shǔ
qián
cūn
diàn
gǔn
gǔn
chuī
yān
zhú
lín

译文

道路进入高淳境内,麦田愈发幽深,带泥的青草湿润,骏马在道路上疾速前行。雨水退去,陇山尽头的云彩凝聚成青黑色,阳光从山腰的缝隙中漏下,山石仿佛渗透出金色的光芒。苍老的柳树尚未开花,枝条却已自然地蔓延生长,古老的祠堂没有墙壁,树木徒然地投下一片阴凉。一竹篮的食物想必在前面村庄的店铺里,只见竹林中滚滚炊烟升腾而起。

逐句剖析

"路入高淳麦更深":道路进入高淳境内,麦田愈发幽深,

"草泥沾润马骎骎":带泥的青草湿润,骏马在道路上疾速前行。

"雨归陇首云凝黛":雨水退去,陇山尽头的云彩凝聚成青黑色,

"日漏山腰石渗金":阳光从山腰的缝隙中漏下,山石仿佛渗透出金色的光芒。

"老柳不春花自蔓":苍老的柳树尚未开花,枝条却已自然地蔓延生长,

"古祠无壁树空阴":古老的祠堂没有墙壁,树木徒然地投下一片阴凉。

"一箪定属前村店":一竹篮的食物想必在前面村庄的店铺里,

"衮衮炊烟起竹林":只见竹林中滚滚炊烟升腾而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淳道中》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至高淳途中的所见所感。首两联写初入高淳的远景与行旅状态,描写了雨后初晴的山间远景;后两联是老柳、古祠的近景描写,并以炊烟细节强化了生活气息的呈现,表达了对前路远景的期盼。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旅途的自然与乡村景致,传递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创作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的一首七言律诗,时年范成大三十岁,正值其早年游历江南时期,是诗人旅途即景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高淳道中所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包括幽深的麦田、湿润的草地、山间的云霞日影、老柳古祠及村店炊烟等意象,勾勒出江南乡村的湿润气候与田园风貌,强化了生活气息的呈现。

2. 写作手法

白描:“路入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骎骎”,以质朴语言勾勒出麦田幽深,青草湿润,骏马在道路上疾速前行的动态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动静结合:“雨归陇首云凝黛”写出雨过天晴、云气聚集在田埂尽头的景象,这是动态的雨落云聚的描写,“日漏山腰石渗金”写阳光从云隙中漏出,照在山腰之上渗出金色光芒,这是山石透光的静态描写,一动一静互相结合,营造出了雨后阳光初现灵动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路入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骎骎”两句是写初入高淳的远景与行旅状态。“麦更深”的“深”字,形象地写出了高淳地区麦田一望无际、长势繁茂的景象,仿佛麦浪延伸至远方。“草泥沾润”点出雨后土壤湿润的特点,既暗示了刚下过雨的环境,也为下文的景物描写铺垫了湿润的基调。“马骎骎”描绘出骏马疾驰的样子,既表现了行程的匆忙,也暗含了诗人行进中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人马在麦田边行进的画面。​颔联“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渗金”两句是描写雨后初晴的山间远景。“雨归陇首”写出雨过天晴、云气聚集在田埂尽头的景象,“云凝黛”用“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作比,将云层描绘得如同凝聚的墨色,既写出了云的浓重,又赋予画面古朴的色彩。“日漏山腰”指阳光从云隙中漏出,照在山腰之上,“石渗金”则生动地表现出阳光洒在山石上,仿佛石头在渗出金色光芒的景象。“漏”和“渗”两个动词,将静态的阳光与山石写得富有动态,突出了雨后阳光初现的明亮与珍贵。​颈联“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两句转向近处的景物描写。“老柳不春花自蔓”中,“不春”点明时节未到繁花盛开之时,而“花自蔓”却写出老柳虽无春花,藤蔓却自在蔓延的生机。“古祠无壁树空阴”描绘出古老的祠堂墙壁已残破不全,而旁边的树木依然投下浓密的树荫,“无壁”显露出古祠的沧桑,“空阴”则以树木的阴凉反衬出祠堂的破败,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一箪定属前村店,衮衮炊烟起竹林”两句是写对前路的期盼与远景的温馨景象。“一箪”代指简单的食物,“定属前村店”则表现出诗人确信前方村落的店铺能提供休憩与饮食,透出行旅中的一丝笃定与期待。“衮衮炊烟”用“衮衮”,连续不断的样子来形容炊烟,既写出了炊烟的浓密,又表现出其连绵升起的动态,“起竹林”则将炊烟与竹林结合,勾勒出竹林深处村落人家的生活气息,让全诗在行进的疲惫中,增添了一抹温暖的生活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缥缈峰》

下一篇:宋·范成大《泉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