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明灯火话悲酸":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下,诉说着心中的悲苦与辛酸,
"此会情知后会难":心里明白这次的相聚之后,以后再相见必定十分困难。
"四海宦游多聚散":在四海之内为了仕途奔波游历,经历了太多的相聚与离散,
"一生情事足悲欢":这一生的情感经历与事情,足够让人饱尝悲伤与欢乐。
"鬓丝今夜不多黑":今夜看着自己鬓边的头发已经没有多少还是黑色的了,
"酒量彻明无数宽":为了排解愁绪,饮酒的量从夜晚一直到天亮也变得格外大。
"醉梦登舟都不记":喝得酩酊大醉,在迷迷糊糊、如同做梦般登上了船,什么都记不得了,
"但闻风雨满江寒":只听见风雨交加的声音,感觉满江都是寒冷的气息。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对比:颔联“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中,“聚散”“悲欢”形成鲜明对比,以人生中聚与散、悲与欢的不同状态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强化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首联的“半明灯火话悲酸”,那“半明灯火”并非寻常环境描写,它昏黄黯淡,营造出凄凉压抑的氛围,巧妙地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酸不舍融入其中,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尾联“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诗人醉后登舟,朦胧间只觉满江风雨带来彻骨寒意,此景将离别的孤寂、愁苦渲染得淋漓尽致。虚实结合:从全诗来看,实写了与友人在问月堂灯下话别、饮酒的场景,如“半明灯火话悲酸”“酒量彻明无数宽”等句,是对当时实际情形的描绘。而“此会情知后会难”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预想,属于虚写,由眼前的相聚想到日后难以再见,使诗歌内容更丰富,情感更深厚。
2. 分段赏析
《问月堂酌别》中,首联“半明灯火话悲酸,此会情知后会难”以昏暗灯光下的悲酸倾诉,营造出凄凉氛围,点明离别的无奈与不舍。颔联“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从眼前离别拓展到人生经历,感慨宦游生涯的聚散和人生情事的悲欢,加深了对人生无常的体悟。颈联“鬓丝今夜不多黑,酒量彻明无数宽”则借鬓发渐白和彻夜饮酒,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伤感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尾联“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描绘醉酒登舟后只闻风雨寒意的情景,以景衬情,尽显孤寂凄凉,深化了离别的哀愁。
上一篇:宋·范成大《密室惫坐》
下一篇: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