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án
jiā
liú
xí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2
xíng
rén
xiào
tián
jiā
xiǎo
mén
suī
kān
sǎo
ér
sāng
shù
biān
xiǎo
ér
ruǎn
shèng
zhān
jiù
xīn
chōng
xuě
huā
bái
chuī
xiāng
fàn
lái
kàn
hǎo
rén
mén
bǎi
shì
jīn
nián
yōu
cán
mài
chí

译文

行人不要笑话田家房屋低矮,门户虽低打扫却很干净。大儿将客人坐骑拴在桑树上,小儿则给客人铺好坐毡。主妇忙着舂出那雪白的新米,煮好香米饭来招待客人。因为家中有尊贵的客人临门,今年的农桑一定大丰收。

逐句剖析

"行人莫笑田家小":行人不要笑话田家房屋低矮,

"门户虽低堪洒扫":门户虽低打扫却很干净。

"大儿系驴桑树边":大儿将客人坐骑拴在桑树上,

"小儿拂席软胜毡":小儿则给客人铺好坐毡。

"木臼新舂雪花白":主妇忙着舂出那雪白的新米,

# 雪花白:指新米洁白如雪。,臼:捣稻谷去壳。

"急炊香饭来看客":煮好香米饭来招待客人。

# 看客:照应、款待来客。,炊:点火做饭。

"好人入门百事宜":因为家中有尊贵的客人临门,

"今年不忧蚕麦迟":今年的农桑一定大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田家留客行》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歌行体诗以通俗的语言,记述田家留客的情景,将田家风俗描绘得生动细致,体现诗人与田家之间的融洽情谊。该诗开头两句以议论开启全篇,后六句具体叙述自己在田家作客时,这家人热情招待的场景。这首诗语言浅显平易,构思质朴平实,虽无曲折巧妙之处,但蕴含的意涵十分深刻。白描手法与民间口语的运用,让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是范成大早年在家中居住时所创作的作品,与《乐神曲》《缫丝行》《催租行》共同组成一组诗作。作者自己在诗后注释说:“以下共四首,效王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田家生活诗。借自己留宿农村田家的经历与田家好客、民风淳朴的场景,写出了流溢着喜悦与挚爱之情的农家生活体验,尽显田园生活的质朴温情。

2. 写作手法

议论:开篇“行人莫笑田家小,门户虽低堪洒扫”以议论起笔,直接对行人发出劝诫。“莫笑”二字打破可能的轻视,强调不要因田家房屋低矮而小觑;“堪洒扫”则点出田家虽简朴却整洁有礼,既领起后文对田家待客场景的描写,又在直白议论中暗含对田家淳朴风气的肯定与赞美。记叙:“大儿系驴桑树边,小儿拂席软胜毡。木臼新舂雪花白,急炊香饭来看客。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后六句按场景顺序记叙田家留客过程。先写大儿子“系”马,以一字显照料细心;再写小儿子整理床席,“软胜毡”用“胜”字表铺设厚实,藏深厚情意。接着记农家主妇舂米雪白、急炊香饭,饭成后照应客人,还说“客人来了做什么事都相宜,今年不必担心蚕麦迟登场了”。连贯动作与话语,让热情好客的农家形象鲜活呈现。白描:诗中以简练笔墨勾勒田家情景。开头“行人莫笑田家小,门户虽低堪洒扫”直白议论,无多余修饰;后六句写大儿子“系”马、小儿子铺席“软胜毡”,仅用动作与短句显细心情意。农家主妇舂米、炊饭的动作,及“客人来了做什么事都相宜”的口语化表达,不加渲染,却让田家热情好客的形象与质朴民风自然呈现。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行人莫笑田家小,门户虽低堪洒扫。”以议论起笔,总领全诗,与陆游《游山西村》开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有着相似的表达效果。“田家小”不仅指房屋低矮、空间不宽敞,更隐含着家境不富裕的意思。“门户虽低”与“田家小”相互呼应,而笔墨重点落在“堪洒扫”上,一个“堪”字力道十足,字里行间满是赞美之情。《礼记》有云:“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由此可知,洒扫是古人清晨起床后的一项重要事务。另外,《大学章句序》中提到:“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丽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说明洒扫还是古代教育子弟的一项重要内容。《礼记》中还有“疾病,外内皆扫”的记载,郑玄注释为:“为宾客将来问病也。”可见,洒扫的目的不仅是保持环境整洁,更重要的是为了迎接宾客,这涉及到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因此古人对洒扫极为重视。诗中的“堪洒扫”,实际上是对客人态度友好、接待热情的委婉说法。诗句朴实无华,却融入了亲身的感受与体验,充满了感激与赞美的情感。三四句“大儿系驴桑树边,小儿拂席软胜毡。”具体记述了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描绘了田家一家人留客招待的场景。客人到访后,田家的大儿子便忙着照顾客人的马匹,一个“系”字,实则包含着细心照料的意味;小儿子则忙着为客人收拾床席,“软胜毡”表明床上铺的并非毡子,但一个“胜”字,又体现出铺设得十分厚实,足见情意深厚。五六句“木臼新舂雪花白,急炊香饭来看客。”明显写的是农家主妇的举动,她忙着舂米,舂出的米洁白如雪;又急忙生火做饭,饭菜香气扑鼻;饭做好后便赶来招呼客人。末尾二句“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是农妇照顾客人时的话语,她热情亲切地说:“客人来了做什么事都顺利,今年不用担忧蚕桑和麦子晚些登场了。”仿佛客人带来了吉祥与丰收,这番话说得既得体又亲切。在欢快的话语中,一个热情好客的农家主妇形象已然鲜活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4. 作品点评

此诗作者标注“效王建”,王建是唐代与张籍名气相当的诗人,也是元稹、白居易创作“新乐府”的先驱。他的乐府诗采用白描手法和民间口语反映百姓的苦难,语言浅显清新,带有民歌的韵味。范成大深切领会了其中的意趣。八句诗,比得上一篇篇幅宏大的议论文,既具有感染力,又具有说服力。全诗通俗易懂如日常话语,诗意鲜明清晰,却又不失含蓄的意味,诗中的大儿、小儿,特别是主妇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鲜明且简洁。对招待客人的具体过程没有全部写出,读者却能通过思考体会到,这种有隐藏有显露、用显露带出隐藏的写法,既体现了作者剪裁材料的功力,又将农家招待客人的热情氛围渲染得十分浓厚。语言浅显流畅,自然朴实,没有丝毫刻意雕琢的痕迹,但这是经过陶冶后的自然,如同发酵之后的纯真,初读没有什么深层含义,仔细思索却能发现其中的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以口语写出田家的好客、淳朴的民风。范成大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但其笔下的农村却是如此的平和,这正是继承了王建以白描手法写农村生活的风格。

不详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杰《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宋代文学》

# 范成大的部分诗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问的痛苦生活,如《田家留客行》等,都是此类作品。诗风质朴平易,感情真挚。

不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侯健《新编诗词曲赋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栾城》

下一篇:宋·范成大《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祠未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