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rán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ǒu
rán
cùn
cén
lóu
qiě
fàng
nóng
chū
tóu
jīng
màn
héng
jiāng
nài
péng
suī
yùn
hǎi
jiū
gōng
dāng
hòu
rén
shì
xiāng
wéi
qiú
shí
huǒ
guāng
zhōng
zhēng
shì
kuān
yán
shōu
shí
dōng
liú

译文

偶然出现一寸长的木头压在高楼之上,暂且让他高出一头。鲸鱼在江上横行却对蚂蚁无可奈何,大鹏虽能翱翔大海,却不如斑鸠自在从容。自己应当多自我反省,何必苛责别人,世事已经与自己相违背,我就不再强求。在如石火般短暂的时间里争什么呢,以宽容的心态看待,把一切都付与东流水。

逐句剖析

"偶然寸木压岑楼":偶然出现一寸长的木头压在高楼之上,

"且放渠侬出一头":暂且让他高出一头。

"鲸漫横江无奈蚁":鲸鱼在江上横行却对蚂蚁无可奈何,

# 蚁:一作暟。

"鹏虽运海不如鸠":大鹏虽能翱翔大海,却不如斑鸠自在从容。

"躬当自厚人何责":自己应当多自我反省,何必苛责别人,

"世已相违我莫求":世事已经与自己相违背,我就不再强求。

"石火光中争底事":在如石火般短暂的时间里争什么呢,

"宽颜收拾付东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把一切都付与东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然》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人生感悟和处世哲学展开。首联以“寸木压岑楼”这一偶然现象引出对平凡与强大事物相对性的思考,展现出豁达包容的态度。颔联通过“鲸”与“蚁”、“鹏”与“鸠”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事物优劣并非绝对。颈联转向对自身和处世的态度,主张自我严格要求,同时超脱世俗的评判和追求。尾联则以“石火光”比喻人生短暂,呼吁人们放下争抢,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偶然寸木压岑楼,且放渠侬出一头”,诗人开篇以“寸木压岑楼”这一奇特的景象,描绘生活中偶然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寸木”本应渺小,却能压在“岑楼”(高楼)之上,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且放渠侬出一头”则表现出诗人面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时,一种暂时容忍、豁达的态度。颔联“鲸漫横江无奈蚁,鹏虽运海不如鸠”,进一步通过比喻强化世事无常的观点。庞大的鲸鱼在江上横行,却对小小的蚂蚁无可奈何;大鹏虽然能在大海上展翅远飞,却比不上斑鸠在某些方面的生存能力。诗人用这些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世间事物的复杂性和不合理性,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难以捉摸。颈联“躬当自厚人何责,世已相违我莫求”,诗人由对世事的感慨转向对自身处世态度的阐述。他认为人应该多自我反省,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不要过分苛责他人。当世界的发展与自己的期望相违背时,不要强行追求改变,体现出一种自我约束和顺应世事的智慧。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积极的自我修养和超脱的处世哲学。尾联“石火光中争底事,宽颜收拾付东流”,诗人以“石火光”象征世间的纷争,强调这些纷争如同石火般短暂易逝,不值得为之过度计较。“宽颜”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心态,他选择以宽容的态度看待一切,将世间的纷纷扰扰都抛诸脑后,让它们如东流水般消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石榴》

下一篇:宋·范成大《正月十日夜大雷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