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新饭香":秋风里飘来新煮米饭的香气,
"蔬亦美可茹":园子里的蔬菜也鲜嫩得让人胃口大开。
"宁知世有人":谁能想到世间竟有这样的人,
"万钱无下箸":即便花费万钱,面对佳肴也难以下箸。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以“秋风新饭香”切入,通过季节意象与感官描写营造田园氛围。“秋风”点明时序,隐含收获的季节特征;“新饭香”以嗅觉通感手法,写出了秋收后新米的清香,既暗示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又以日常细节传递出劳作后的满足感。第二句“蔬亦美可茹”承接上文,着笔于田园饮食的另一角度。“蔬”指园中种植的蔬菜,“美可茹”以直白语言描述其新鲜可口,与“新饭”形成饮食搭配的互补。诗人未着意渲染食材的珍贵,而是通过“美”与“茹”的平实表述,突出田园饮食的天然之味,暗含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两句连缀,从主食到蔬果,完整呈现了田园生活的基本样貌。第三句“宁知世有人”陡然转折,以反问句式引入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宁知”二字构成语气强烈的反诘,既引发读者对“世有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又隐含诗人对田园之外另一世界的疏离与批判。此句从田园场景转向社会现实,为末句的对比埋下伏笔。末句“万钱无下箸”以夸张手法收束全诗,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万钱”极言饮食的奢华糜费,“无下箸”则表现富贵者面对珍馐时的食不下咽。诗人用对比手法,将田园的质朴与世俗作比较,既讽刺了权贵阶层的精神匮乏,又强化了前两句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充实与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