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无心惜落花":我不是没有心意去怜惜那凋落的花朵,
"落花无意恋春华":凋落的花朵并没有心思留恋春天的繁华。
# 春华:春日里粲丽的景色风光。
"昨日盈盈枝上笑":昨天还在枝头上盈盈含笑,
"谁道":谁能料到,
"今朝吹去落谁家":今天就被风吹走,不知道会落到谁家?
"把酒临风千种恨":端着酒杯迎着风,心中有千般愁恨,
"难问":难以质问!
"梦回云散见无涯":梦醒之后,如云烟般消散,只见一片广阔无边。
# 无涯:无边无际。
"妙舞清歌谁是主":美妙的舞蹈和清新的歌声,谁能做它们的主人?
"回顾":回头看,
"高城不见夕阳斜":高大的城郭已经看不见了,只有夕阳西下。
北宋词人
魏夫人(1041?~1099?),宋代词人。名玩,字玉汝,襄阳(今属湖北)人。宰相曾布之妻,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魏夫人擅长作词,风格婉约,与李清照齐名。朱熹称“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她的词大多描写离情别绪,这大约与曾布多次被贬谪在外有关,感同身受,故表现得颇为真切深沉。其词也有“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这类轻快活泼的篇章,笔墨生动传神。代表作品有《江城子·春恨》《菩萨蛮·红楼斜倚》。著有《魏夫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闺怨词通常以女性的情感世界为主要描写对象,抒发女子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哀怨、愁苦等情绪。这首词围绕女主人公对落花的感慨以及自身的情感困境展开,细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寂寞与惆怅,符合闺怨词的典型特征。
2. 写作手法
比喻:落花“昨日盈盈枝上笑”描绘出落花昨日还盛开在枝头,娇艳动人、充满生机的美好模样,象征着女子青春年少时的美丽与活力。然而“今朝吹去落谁家”,今日就被风吹落,不知飘向何处,暗示着时光匆匆流逝,青春如同这落花一样转瞬即逝,美好的容颜和年华难以长久留存,体现出女主人公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
3. 分段赏析
“不是无心惜落花”一句,直接表明词人并非没有怜惜落花之心。此句开篇点明主旨,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对落花这一美好事物消逝的关注与不舍,体现出词人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落花无意恋春华”中,“无意”二字赋予落花以人的情感态度。落花并不留恋春天的繁华,暗示着美好事物往往遵循自然规律,不会因人的主观意愿而停留,进一步深化了时光无情、美好易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之感。“昨日盈盈枝上笑”,“盈盈”描绘出花朵娇艳欲滴、充满生机的样子,“枝上笑”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在枝头盛开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花朵在枝头欢快地绽放着笑容。此句回忆落花昨日的美好,与后文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今昔之感。“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谁道”带有反问语气,强调一种意外和无奈。昨日还在枝头娇艳的花朵,今朝就被风吹落,不知飘向何方。此句通过描写落花的飘零,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留存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把酒临风千种恨”,词人端起酒杯迎着风,心中涌起千般愁恨。“把酒临风”营造出一种孤独、惆怅的氛围,“千种恨”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可能包含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可能有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难问”体现出词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面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种种遭遇,感到无从质问。“梦回云散”象征着美好的梦境破灭,一切回归虚无,“见无涯”则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暗示着词人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却又感到前路迷茫。“妙舞清歌谁是主”,曾经美妙的舞蹈和清新的歌声,如今不知谁是它们的主人。此句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娱乐场景,如今却物是人非,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繁华不再、人事变迁的感慨,也体现出一种对自身命运难以掌控的无奈。“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词人回首望去,高大的城郭已消失在视野中,只看到夕阳西下。“回顾”承接上文,将词人的思绪从回忆拉回现实,“高城不见”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夕阳斜”则增添了一种凄凉、哀伤的色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深化了全词的哀伤情感。
上一篇:宋·刘子翚《投壶》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忆旧》